我国发表最新专家共识!间充质干细胞是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方案
近日,《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1],点明了:结合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安全的,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也使异体干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心力衰竭是一种长期无法治愈的疾病,由心脏病发作引起的心肌损伤。心力衰竭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向全身供血,出现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据估计,心力衰竭每年导致266400人死亡,到2030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可能增加46%(从2012年开始)。此外,心衰还会损害肾功能和肝功能,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水肿或心律失常,从而使生活方式恶化。因此,关注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和控制器官功能恶化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仍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而干细胞疗法成为心力衰竭临床医疗的新趋势。
美国荟萃分析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心脏功能
多年来,众多研究者致力于探索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但由于疗效因人而异、存在不良反应等情况,导致患者往往不考虑接受这种治疗。对此,需要系统评估当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预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在Cureus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2],采用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来评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者系统地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回顾了截至2023年7月16日发表的研究,经过筛选,最终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患者总数1445例,其中男性83.6%,平均年龄41.9岁。所有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对心血管死亡、总死亡、心肌梗死和心衰复发没有显著影响,对LVEF升高以及再住院率有着显著影响,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显著改善LVEF和再住院率,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结果1:
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心脏评分
研究者将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作为主要结局,将LVEF(左室射血分数)作为次要结局,LVEF常用于评估心衰的程度和类型(收缩期或舒张期)。
纳入的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表明,相比于对照组,MSC干预对HF的心血管死亡没有显著影响。此外,评估了HF的总死亡率,纳入的1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结果表明,MSC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总死亡没有显著差异。


而纳入的1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SC干预后,患者LVEF显著增加,经过敏感性分析排除结果异质性后,最终结果保持一致,表明了MSC可以显著改善患者LVEF指标。

临床结果2:
间充质干细胞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纳入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表明,MSC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再住院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经过敏感性分析排除结果异质性后,MSC干预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随后,研究者还评估了HF复发率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SC干预对HF的复发以及心肌梗死都没有显著影响。



以上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心力衰竭存在着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由于可用的数据不足,研究者没有评估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NYHA级治疗后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评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与心力衰竭患者结局之间的关联。
小结
心脏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方法,但受限于供体匮乏、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而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众多的临床结果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干细胞或将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心脏再生学组.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J].中华医学杂志,2023, 103(18):1376-1385.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217-00224.
[2] Krishna Mohan G, Tirumandyam G, Vemulapalli H, et al. (August 06, 2023)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a Better Prognosis of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ureus 15(8): e43037. doi:10.7759/cureus.43037
最后编辑于 2023-08-25 · 浏览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