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药学习系列】抗癌肿良药----山慈菇

发布于 2023-08-17 · 浏览 708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6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山慈菇之名,始载于唐代的《本草拾遗》:山慈菇,有小毒,生山中湿地,惟处州遂昌县(今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所产者良,叶似车前,根如慈菇 。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毛慈姑、人头七。主要产地为四川、贵州。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

img

一,古代典籍的相关论述

《本草求真》称:山慈菇味苦微辛,气寒微毒,功能泻热消结解毒,凡症患痈疽、无名疗肿、瘾疹、恶疮、蛇虫咬伤、瘰疬结核等症,用此外敷,醋磨涂,固可解散,内服亦可调治。总为结毒散结之方。但性寒凉,不可过服。可见古代药物专著早已肯定了山慈菇消肿解毒的作用,同时也发现超量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

《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本草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 

《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

img

二,山慈菇的临床应用

山慈菇性味辛,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应用于痈疽发背,疔肿恶疱,常与其它清热解毒药合用,还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在癌肿方面,现代多用于抗恶性肿瘤,如乳腺癌、鼻咽癌、肺癌、食道癌、宫颈癌、皮肤癌等。

三,山慈菇的传说

王母娘娘有一只小金鹿私自下凡,王母娘娘命人去凡间捉拿它,小鹿不想回天庭,变成了一个岛屿叫“鹿回头半岛“,而小鹿在奔跑时留在太白山的蹄印中长出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草,人们叫它鹿蹄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山慈菇。

四,山慈菇的有效成分

山慈菇主要含多酚类成分:独蒜兰属醇;联苄类成分:独蒜兰素C、D,独蒜兰醇;还含杜鹃兰素Ⅰ、Ⅱ,黄烷酮-3-醇类等。山慈菇的各种成分使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降压等作用。

五,山慈菇可与其他中药配合起来用于治疗一些肿瘤疾病,常用量3-5克,入汤剂。外用适量。下面是山慈菇抗癌配方汇总:

 1.肺癌:白英、龙葵、山海螺、苡仁、牡蛎各30克,蛇莓、夏枯草各15克,山慈菇6克,浙贝12克。

 2.胃癌:何首乌、党参各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芪18克,砂仁6克,陈皮9克,干姜6克,木香9克,甘草6克,山慈菇6克,山海螺9克。

 3.肝癌:白术24克,当归30克,山慈菇6克,昆布、海藻各12克,半支莲30克,白花蛇舌草24克,三棱9克,太子参30克,向日葵秆芯9克。

 4.乳腺癌:人工牛黄3克,乳香、没药各15克,黄芪24克,山慈菇6克,香椽15克,焦三仙各15克,夏枯草12克,三七9克,首乌12克,苡仁24克,紫花地丁30克,莪术9克,仙灵脾12克,海龙15克,水煎服,每2日1剂。

 5.鼻咽癌:黄芪30克,青黛9克,野菊花24克,马勃、丹皮各9克,侧柏叶15克,山慈菇6克,白术、苡仁、北沙参各12克,天花粉15克,苍耳子(炒)6克。

 6.喉癌:全蝎、蜈蚣各9克,壁虎2只,硼砂12克,自矾、僵蚕、射干各15克,山慈菇12克,儿茶30克,甘草9克,芦笋30克,大蒜汁30克,共细末,蜜炼成药丸,每次1-2克含入咽内,徐徐吞下。

 7.膀胱癌:方一、沙苑蒺藜15克,山慈菇6克,桑寄生、猪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

  方二、昆布、海藻各15克,生牡蛎30克,石见穿15克,僵蚕15克,穿山甲9克,山慈菇6克,半支莲30克。

 8.前列腺癌:补骨脂12克,益母草12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9克,琥珀9克,石见穿15克,山慈菇6克。

可惜的是,目前山慈菇临床需求量较大,加上近年来的过度采挖以及山慈菇为兰科植物,生长繁殖能力较差,野生山慈菇资源已受到严重威胁,其价格也随之急剧上涨,正品山慈菇的天然资源已近枯竭。

 

最后编辑于 2023-08-17 · 浏览 708

1 4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