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基础复习5:DLE的皮肤镜与AK皮肤镜

发布于 2023-08-15 · 浏览 1191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6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chshn_420 推荐
iconchshn_420 +3丁当

1.盘状红斑狼疮皮肤镜表现及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

(1)早期皮损的皮肤镜表现

1)毛囊红点征(组织病理对应毛囊周围血管扩张、红细胞溢出及炎症细胞润)。

2)毛周白晕(组织病理对应毛囊周围纤维化)。

3)毛囊角栓。

4)点状血管、分支状血管及线状弯曲血管。

5)白色鳞屑。

img

A.右颊部暗红色斑片伴萎缩;B.皮肤镜下可见毛囊角栓、毛周白晕、蜂窝状色素网(圆圈),线状、分支状血管及白色无结构区域(×30)

img

A.颊部、鼻背部、耳部粉红色斑片伴萎缩,局部表面可见黏着性鳞屑;B.皮肤镜下可见白色背景、毛囊角栓(黑色箭头)、毛周白晕(黄色箭头),构成“反向草莓征”,还可见线状及分支状血管,边缘色素沉着(白色箭头)(×30)


2)晚期皮损的皮肤镜表现

1)线状及分支状血管。

2)白色无结构区域(组织病理对应真皮弥漫性纤维化)。

3)色素沉着(蜂窝状色素网或灰蓝色颗粒状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对应色素失禁)。

4)头皮皮损可见蓝白结构(与色素失禁有关,退化结构)。


DLE皮肤镜下的毛囊红点征、毛周白晕、毛囊角栓和白色背景,称为“反向草莓征”,与AK皮肤镜下的“草莓征”可以辅助进行疾病的鉴别。

根据病变程度,AK可分为3级,各级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征

1.Ⅰ级为轻度可触及,皮肤镜下表现

(1)呈红色假网状模式:红色背景上可见无色素的毛囊开口。

(2)毛囊周围可见点状及线状血管呈网状分布(图9-1)。

img

图9-1 Ⅰ级光线性角化病临床及皮肤镜特征

A.右颊部暗红色斑片;B.皮肤镜下可见红色假网状模式,红色背景上无色素的毛囊开口,毛囊周围点状、球状及短线状血管呈网状分布(×30)

2.Ⅱ级为中等厚度,皮肤镜下表现

(1)呈草莓状模式。

(2)红色背景上可见黄白色、角化、扩张的毛囊开口。

(3)毛囊口周围白晕。

(4)可见点状及不规则线状血管(图9-2)。

img

图9-2 Ⅱ级光线性角化病临床及皮肤镜特征

A.左颞部暗红色斑块,表面少许黏着性鳞屑;B.皮肤镜下可见草莓状模式,即红色背景,黄色毛囊角栓,毛囊周围白晕,点状及不规则线状血管(×20)

3.Ⅲ级为明显角化过度,皮肤镜下表现


img

图9-3 Ⅲ级光线性角化病临床及皮肤镜特征

A.额部红色斑块,表面显著角化;B.皮肤镜下可见致密的毛囊口黄色角栓,形成黄白色无结构区(×20);C.皮肤镜下还可见黄白色鳞屑(×20)

红色假网状模式结合毛囊口扩张结构对于诊断AK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5.6%)和特异性(95.0%)。

img

图9-4 皮肤镜下的玫瑰花瓣征(黑色箭头)(×20) 玫瑰花瓣征(图9-4)表现为毛囊口内4个白点,呈正方形排列,类似四叶草结构,仅见于偏振光模式,以往认为常见于AK、浅表SCC和日光损伤皮肤。近期研究认为,这一现象可见于多种肿瘤和炎症性疾病,为毛囊口角化物和同心圆排列的毛囊周围纤维化在交叉偏振光下产生的光学现象,不具有疾病特异性。 

AK与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皮肤镜鉴别诊断

1.AK和DLE皮肤镜下均有毛囊角栓。

2.AK皮肤镜下主要表现为红色背景上白色角化的靶样毛囊开口,为红色“草莓征”。

3.DLE皮肤镜下为白色至粉红色背景,混有形态多样的较大红色毛囊开口,伴周围白晕,亦称为“白色草莓征”。

光化性角化病 (4)

最后编辑于 2023-08-15 · 浏览 1191

3 7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