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药理学执考知识点总结,考前用2分钟刷一下。

发布于 2023-08-10 · 浏览 1410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8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greengel +2丁当


1、口服药物被肠壁和肝脏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      首过消除

生物转化    是指药物吸收后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生物转化只在肝

肠肝循环   是指部分药物经肝脏转化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到胆汁内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2、首剂效应(first dose effect)又称首剂综合征(syndrome of first dose)或首剂现象(first dose phenomenon),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最初发现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为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prazoxin),该药引起的首剂效应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心悸、嗜睡、体位性低血压、休克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也可引起首剂效应。为预防哌唑嗪的首剂效应,可采用临睡前给药,并从小剂量(0.5mg)开始;一旦发生首剂效应,应使患者平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3、副反应:治疗量,不严重,不可避免,

                与治疗目的无关,药物选择性低所致

毒性反应:用量多大或蓄积

后遗反应:停药后药物浓度降到阈浓度的残留反应。

4、  胆碱酯酶复能药(P63)的药理作用不是恢复已经老化的胆碱酯酶的活性(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而是恢复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B对)。提高全血胆碱酯酶活性(A对)、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形成结合物(D对)、减轻烟碱样症状(E对)均为胆碱酯酶复能药的药

5、钙低镁高,减少乙酰胆碱释放;

蛇毒:受体结合;

蜘蛛毒:耗竭受阻;

有机磷:抑制乙酰胆碱水解;

筒箭毒:

竞争性抑制 阻断ach除极化

新斯的明:较强兴奋骨骼肌作用

6、阿托品

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

松弛内脏平滑肌

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禁用

7、循环系统

血压低,我电击

看到缓慢用阿姨(阿托品 异丙肾)

看到室性利多安(利多卡因 胺碘酮)

室上速,先帕酮(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同)

旁路预激要消融(射频消融)

记住!!

8、心律失常

窦性,普萘洛尔

室上性,维拉帕米

室性,利多卡因

广谱,胺碘酮

9、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 ACEI 普利

高血压合并窦速首选B受体阻滞剂 洛尔

10、地西泮(A对)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可缓解动物的去大脑僵直,也可缓解人类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异丙嗪(B错)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乙琥胺(C错)、苯妥英钠(E错)是抗癫痫药,对神经细胞有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抑制癫痫病灶神经元的高频异常放电及其放电的扩散。氯丙嗪(D错)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控制活动状态和躁狂状态。

11、别问我怎么知道,我管新生儿黄疸就用的苯巴比妥降黄疸

12、大发作  苯妥英钠

持续  地西泮

失神发作  丙戊酸钠

局部发作,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小儿镇静,退黄   苯巴比妥

13、异丙嗪——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但无膈神经抑制作用

氯丙嗪——抗精神病药,顽固性呃逆,对前庭受刺激引起的呃逆无效。

14、呋塞米扩张容量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在利尿作用发生前即可缓解急性肺水肿。

螺内酯也是保钾利尿剂,其作用机制是拮抗醛固酮,主要用于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

氢氯噻嗪中效利尿剂,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氨苯蝶啶是保钾利尿剂,临床上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乙酰唑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治疗青光眼、急性高山病、碱化尿液。。

15、➊呋塞米——袢利尿剂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

特异性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

 

➋螺内酯——保钾利尿剂

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阻断Na⁺-K⁺和Na⁺-H⁺交换,结果Na⁺、Cl-和水排泄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

 

➌氢氯噻嗪

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作用较轻)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K⁺分泌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

 

➍氨苯蝶啶

是直接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进入上皮细胞,进而改变跨膜电位,而减少K⁺的分泌;Na⁺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Na⁺、Cl⁻及水排泄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

 

➎甘露醇

进入体内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肾小球滤过后,不易被肾上球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水分而发挥利尿作用。

16、硝普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

硝酸甘油~静脉→降低后负荷

硝普钠的作用  同时降低左心室前后负荷

呋塞米的作用  降低左心室的前负荷

17、血CK 2200U/L(女性正常值26~140U/L,增高提示AMI、肌肉疾病和溶栓治疗

血肌酐368μmol/L(女性正常值44~97μmol/L,肌肉溶解引起)

辛伐他汀较其它他汀类药物横纹肌溶解症发病高

18、普萘洛尔与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的协同作用是减低心肌耗氧量,协同目的是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19、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并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库释放,而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药理作用:本品能同时舒张正常供血区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拮抗自发的或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病人心肌氧的递送,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并可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肌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

20、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作用机制

(1)促进糖原异生

(2)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21、激素

抑制炎症

稳定膜

扩血管强心

抗内毒

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促进儿茶酚胺对心血管的作用

22、糖皮质的药理作用可以概括为“四抗三系”。

“四抗”是指:1抗炎作用、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3抗毒作用、4抗休克作用。

“三系”是指: 1对血液及造血系统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促使中性粒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等功能;还可使血液中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发作。 3对消化系统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副作用: 1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的不良反应:a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b 诱发或加重感染;c消化系统并发症;d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e 骨质疏松和骨坏死;f 其他:诱发精神失常;诱发癫痫发作;青光眼;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孕妇偶可致畸。 2停药反应:a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b反跳现象。

23、二甲双胍~降低人体血糖的机制可能是减少肝糖输出。

阿卡波糖~降糖机制主要是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胰岛素~降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肝脏、脂肪、肌肉等把组织糖原和脂肪的储存。

格列美脲~主要是促进胰岛素释放而达到降糖作用。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而达到降糖作用。

24、二甲双胍~减少肝糖输出。 胖子用

阿卡波糖~降低肠道吸收糖 餐后用

胰岛素~一型用 有并发症用

格列美脲~磺 促分泌  瘦子用

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 瘦子用

25、

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高糖高渗性的腹泻。

 

磺脲类,胰岛素:低血糖。

格列奈类:水肿。

双胍类:消化道反应,乳酸酸中毒。

26、维生素B6可以解除异烟肼的副作用:周围神经炎!

27、麻风——利福平

流感综合症——利福平

麻利流利


最后编辑于 2023-08-10 · 浏览 1410

5 28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