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国内外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系统综述

发布于 2023-08-09 · 浏览 1949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9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以健康为中心”理念的推广,传统的以医生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的医疗模式正快速向现代团队医疗模式转型[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模式也开始由单一的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简称家医团队)提供服务转变。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医疗模式因在节约医疗资源、改善患者结局、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作用明显,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跨专业合作(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IPC)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认可IPC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照护的过程[2]。相较于“多学科合作”“多学科协作”等,IPC在参与人员方面更强调整个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员,而不包括其他行业人员,研究对象更具有针对性[3]。目前,已有研究者对IPC进行相关研究与系统综述,重点关注IPC的过程、医疗保健组织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结果,以及实现IPC的促进和障碍因素[4-7],但对不同团队类型、不同适用情况的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进行系统梳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团队成员知识、身份、专业等级、背景各不相同,团队沟通、合作意识、包容性等方面若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会影响团队的协调配合[8]。因此,借助合适的评估工具对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团队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合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跨专业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和专业内团队合作评估工具两个方面对近5年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进行汇总,拟为不同情况下合理选择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2022年4月,以“teamwork、team、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integrated delivery、scale、questionnaire、survey、instrument、evaluation、evaluate、evaluating、assess*、measur*”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团队、团队合作、跨专业合作、整合型服务、工具、评估、量表、问卷、调查”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2022年4月。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相似文献。以PubMed为例,检索策略为:

#1 "teamwork"[Mesh]

#2 "team"[Title/Abstract] OR "collaboration"[Title/Abstract] OR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Title/Abstract] OR "integrated delivery"[Title/Abstract] OR "collaborative practice"[Title/Abstract] OR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Title/Abstract]

#3 "scale"[Title/Abstract] OR "questionnaire"[Title/Abstract] OR "survey"[Title/Abstract] OR "instrument"[Title/Abstract] OR "evaluation"[Title/Abstract] OR "evaluate"[Title/Abstract] OR "evaluating"[Title/Abstract] OR "assess*"[Title/Abstract] OR "measur*"[Title/Abstract]

#4 #1 OR #2

#5 #3 AND #4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原始研究文献;(2)研究内容为开发、修订或本土化与医学相关的团队合作评估工具;(3)写作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研究结果;(2)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的应用研究;(3)无法下载全文的文献;(4)与医疗团队不相关。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收集 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信息提取,主要提取的信息包括第一作者、语言版本、工具描述、理论框架、维度、条目数等。如有意见不统一的文献,课题组进行商议并达成一致。

1.4 质量评价 根据中文版健康测量工具的统一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研究设计清单对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该工具是基于COSMIN清单的初始版本及2018版COSMIN偏倚风险清单进行改编汉化的版本[9],主要用于评估量表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目前已有学者将其用于评价与医疗团队相关的量表构建研究的方法学质量[7,10]。COSMIN研究设计清单共有10个模块,且每个模块中均有具体的评估条目,每个条目都可以被评为“很好(V)、良好(A)、模糊(D)、不良(I)”,每个模块的整体评价结果是由该模块内所有条目的最低评价结果决定,且不需要对文献的总体质量进行打分评级[9,11]。本研究选取COSMIN研究设计清单中较为常用的8个模块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实施,有分歧处经课题组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

1.5 统计学方法 用描述分析法对国内外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的基本信息及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检索共得到6 666篇文献,其中PubMed 6 093篇、中国知网278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12篇、维普网83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剔除不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30篇文献(图1)。30篇文献共涉及32个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其中对于本土化版本工具同时纳入其原始版本工具,最终共纳入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49个[26](原始版本工具19个、修订及本土化版工具30个)。

2.2 质量评价结果

2.2.1 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设计总体评价 根据COSMIN研究设计清单中的最低计分原则,即某一模块的评分由模块内所有条目的最低评分决定,进行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设计总体评价。其中,合作实务量表(Collaboration Practice Scale,CPS)(德语版)[12]、ICU医护问卷(ICU Nurse-Physician Questionnaire,ICU N-P-Q)[13-14](瑞典语版、中文版)、照护决策合作与满意度量表(Collaboration and Satisfaction About Care Decisions,CSACD)[15-16](韩语版、挪威版)、初级医疗团队医护合作量表(collaboration between physicians and nurses in primary health-care teams,COPAN)-5[17]、COPAN-3[17]、COPAN-2[17]、团队合作态度问卷(Team STEPPS-Teamwork Attitudes Questionnaire,T-TAQ)[18-19](挪威版、中文版)、合作实践评估工具(Collaborative Practice Assessment Tool,CPAT)[20](中文版)、千叶跨专业能力量表(Chiba Interprofessional Competency Scale,CICS29)[21](意大利版)、跨专业团队合作评估量表(Assessment of Interprofessional Team Collaboration Scale,AITCS)[8,22-24](修订版,学生版,中文版2个)、医护康多学科团队信息传递与沟通评价量表[25]、护士团队合作量表(Nursing Teamwork Survey,NTS)(土耳其版)[26]、团队合作认知问卷(TeamSTEPPS-Teamwork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T-TPQ)(伊朗版)[27]、部门间护士与护士合作工具(the Nurse-to-Nur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ectors,NN-CoBS)[28]开发设计中均清晰地描述了研究目的、构念来源、测量结构和使用情景,并且所选样本可以代表目标人群,量表设计总体评价均为“很好”。CICS29的原版量表[29]与印尼本土化量表[30]对于研究样本能否代表目标人群的描述不够清晰,故量表设计总体评价均为“良好”。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Attitudes Toward Physician-Nurse Collaboration,JSAPNC)(希腊语版)[31]、ICU N-P-Q(日语版)[32]、梅奥团队合作表现量表(the Mayo High Performance Teamwork Scale,MHPTS)(西班牙版)[33]、团队紧急情况测评(the Team Emergency Assessment Measure,TEAM)(瑞典版)[34]、产科紧急医疗团队响应评估量表(Perinatal Emergency Team Response Assessment scale,PETRA)[35]、健康照护团队态度量表(Attitudes toward Health Care Teams Scale,ATHCTS)[36-37](简化版、汉化版)、跨专业团队态度量表(Interprofessional Attitudes Scale,IPAS)[38](德语版)、CPAT[39](修订版)、团队表现量表(KidSIM Team Performance Scale checklist,KidSIM)[40](西班牙版)均未明确量表设计所参照的较为公认的理论框架或模型等构念来源,故量表设计总体评价为“模糊”(表1)。

img


2.2.2 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方法学质量评价 本研究纳入的评估工具均未对量表跨文化效度进行评价;在测量误差方面,CPAT(修订版)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为“很好”,其他工具均未报告测量误差相关信息;MHPTS(西班牙版)、医护康多学科团队信息传递与沟通评价量表、NN-CoBS效标效度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均为“很好”,其他工具均未报告效标效度相关信息。(1)内容效度方面:IPAS(德语版)量表方法学质量为“很好”;CSACD(韩语版、挪威语版)、MHPTS(西班牙语版)、COPAN-5、COPAN-3、COPAN-2、T-TAQ(中文版)、CPAT(中文版)、AITCS(中文版2个)、T-TPQ(伊朗版)、NN-CoBS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良好”;其余的量表均为“模糊”。(2)结构效度方面:JSAPNC(希腊语版)、ICU N-P-Q(日语版)、CSACD(挪威版)、MHPTS(西班牙版)、IPAS(德语版)、CPAT(修订版)、AITCS(中文版2个)、医护康多学科团队信息传递与沟通评价量表、NN-CoBS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良好”;TEAM(瑞典版)、PETRA(原版)、CICS29(意大利版)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不良”,其余均为“很好”。(3)内部一致性方面:T-TPQ(伊朗语)量表方法学质量为“良好”;JSAPNC(希腊语版)、CSACD(挪威语版)量表方法学质量为“模糊”;其余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很好”。(4)稳定性方面:TEAM(瑞典版)、PETRA(原版)、CPAT(修订版)、CICS29(原版)、KidSIM(西班牙版)、NTS(土耳其)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很好”;JSAPNC(希腊语版)、ICU N-P-Q(中文版)、T-TAQ(中文版)、CPAT(中文版)、CICS29(意大利版)、AITCS(中文版2个)、医护康多学科团队信息传递与沟通评价量表方法学质量均为“良好”;T-TAQ(挪威版)量表方法学质量为“模糊”;其他的量表均未报告稳定性相关信息(表1)。

2.3 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基本信息 根据团队成员专业背景的不同,将纳入的49个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分为跨专业(43个)和专业内(6个)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将跨专业团队合作评估工具按照职种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医护团队评估工具(20个)和医生、护士、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等“多位一体”团队评估工具(23个)。

2.3.1 跨专业团队合作评估工具

2.3.1.1 医护团队评估工具 包括适用于所有临床环境的普适性工具和适用于专门科室的特异性工具。(1)普适性工具,共5个。JSAPNC 3个版本[31,41-42]:主要用于评估医护合作态度。CPS 2个版本[12,43]:包括医生版10个条目和护士版9个条目,评估医护合作整体情况,2010年刘丽丽等[44]将护士版条目进行了汉化并扩展。(2)特异性工具。①用于急危重症科室(如ICU、急诊),共11个工具。ICU N-P-Q 4个版本[13-14,32,45]:主要用于评估团队沟通情况;由于原版问卷的条目较多,李艳等[14]仅选取“沟通”部分进行汉化,用以评估儿科医护沟通效果。CSACD 3个版本[15-16,46]:主要用于评估医护合作水平及护理决策满意度。MHPTS 2个版本[33,47]:评估模拟场景中团队合作表现及技能。TEAM 2个版本[34,48]:基于观察者视角,评估在复苏和紧急情况下急救医疗队团队合作技能。②用于妇产科。PETRA[35]:评估产科危机管理中医护合作及团队动力。③用于全科,共3个工具:COPAN 3个版本[17],这是目前检索到的医护合作评估工具中,唯一专门用于评估初级医疗保健中全科医生与护士合作情况的工具(表2)。

img



img


2.3.1.2 “多位一体”团队评估工具 (1)评估团队合作态度,共9个工具。ATHCTS 4个版本[36-37,49-50]、T-TAQ 3个版本[18-19,51]、IPAS 2个版本[38,52]。其中ATHCTS和T-TAQ有汉化版本。(2)评估跨专业团队合作质量,共3个工具。CPAT 3个版本[20,39,53],包括汉化版本。中文版CPAT未改变原版量表的条目内容,可以反映跨专业团队成员实际的协作水平,10~15 min内即可完成,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20]。(3)评估团队合作实践能力,共3个工具。CICS29 3个版本[21,29-30]。(4)评估团队合作表现,共7个工具。AITCS 5个版本[8,22-24,54]、KidSIM 2个版本[40,55]。AITCS有汉化版本。(5)评估团队合作沟通:医护康多学科团队信息传递与沟通评价量表[25](表3)。

img



img


2.3.2 专业内团队合作评估工具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护士之间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近年来对于护士团队合作工具的研发相对较少。NTS基于SALAS等[56]提出的“big five”团队合作模型编制,评估护士团队的合作水平及团队内部表现,已拥有冰岛语和汉语版本,但是近年来除土耳其进行本土化外[26],尚未发现其他语言版本,并且临床应用较少。2021年KAKEMAM等[27]对T-TPQ进行伊朗语翻译,评估团队中的个体对团队合作行为的认知,可以应用但并不局限于护士团队。LEMETTI等[28]开发NN-CoBS用于评估老年人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过程中护士之间的协作水平(表4)。

img


3 讨论

3.1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在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开发过程中,纳入的工具存在总体研究设计不全面及对评估工具测量属性的研究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参考COSMIN研究设计清单,完善试验设计,采用质性访谈和量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患者和专家两个角度确定量表条目的全面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并规范书写格式,提高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在量表开发过程中需考虑计算测量标准误、最小可测变化值、一致性限度,以进一步完善评估工具的科学性。由于评估跨文化效度时,至少需要两个不同组别的样本(如不同语言群体),以评价各条目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的效能是否相似[60],研究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效度的计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析效标效度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效标,对于新开发的简短版量表可将其原版量表作为“金标准”进行效标效度评价[61]。

3.2 团队评估工具 本研究同时纳入原始量表和文化调适后的量表,以便了解量表在跨文化调试后的研究进展及与原始量表的差别,经对比发现,跨文化调试后的量表除在表述上更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外,在内容维度上也根据国家的临床现状对原始量表的条目进行了删减、添加,或仅选取原始量表中部分维度或内容进行跨文化调试与应用。比如,我国学者李艳等[14]在汉化ICU N-P-Q量表时,由于原量表条目过多,仅选取原始量表中的“沟通”维度进行汉化,旨在评估儿科医护沟通情况,使量表评估内容更加聚焦;CSACD量表在进行挪威本土化时,在原量表医护合作水平及护理决策满意度两个评估维度的基础上,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并增加相关条目内容[16]。这为今后评估工具的跨文化调试与应用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依据纳入文献中对量表适用人群的描述或量表后续应用时被较多应用的团队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大多数医护合作评估工具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仅基于前期文献回顾或其他工具编制;各工具侧重的内容维度不同,其中“医护共同决策、沟通、团队领导力”是被较多工具纳入的维度,这充分体现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是在医护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沟通,以目标为导向,共同参与临床决策的过程。JSAPNC是常用于评估医生及护士对医护合作态度的工具,发展较为成熟,已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其信效度已在不同的人群中得以广泛验证[62]。COPAN是目前检索到的为数不多的评估全科医生及护士合作情况的工具,共3个版本,开发者推荐使用COPAN-3和COPAN-2。COPAN-3侧重于评估团队目标导向、组织背景、能力,COPAN-2侧重于评估团队合作内外部因素。但由于工具开发时间较晚,目前应用尚不多见[17]。

与单纯的医护合作评估工具不同,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等加入的“多位一体”团队应用的评估工具,大多数采用了合适的理论框架作为研究支撑且评估维度较为丰富,“以患者为中心、团队成员角色、凝聚力/协调配合”是应用较多的维度内容。考虑是由于除医生、护士之外,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的加入使团队构成更加复杂,所以更需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及职责,进行资源的高效整合,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其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提供最佳的照顾,各专业人员协同治疗[2]。T-TAQ及T-TPQ是国外认可度较高的用于评估团队成员对团队合作态度及对团队合作行为认知的工具,基于TeamSTEPPS指导模型开发,通常配套使用。 T-TPQ同时适用于跨专业团队及专业内团队(护士团队),自研发以来已被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9,63],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群体及不同临床条件下的医疗团队中[64]。相较于其他工具,AITCS最突出的优势是将患者及家属纳入团队决策,AITCS已经被引入中国,但仍需进一步应用推广。CICS29和IPAS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跨专业协作实践理念,但尚未考虑将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团队的一部分;CICS29是六维度自我报告工具,专门调查不同卫生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相较于IPAS,CICS29覆盖内容较为全面,但在我国有待汉化及应用。

在护士团队评估工具中,护护合作量表(NNCS)、护护合作行为量表(NNCBS)等工具发展都较为成熟,但近年来对其研究及应用较少。LEMETTI等[28]于2021年开发了NN-CoBS工具,其是目前较为少见的评估老年人转诊过程中护护合作水平的工具,作为新开发的工具,其适用性和相关测量属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护士在患者照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理队伍逐渐趋于年轻化。有研究表明护士群体(尤其是低年资的护士)对于团队合作认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且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65],这应该也是造成近年来护士团队合作评估工具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国外对于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的研究较为丰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现使用的评估工具多为国外工具的汉化版本。大多数工具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较少关注到团队中各成员的合作实践能力及情感关系[20];评估目的多集中于合作态度、团队表现等;目标团队中未纳入患者及其家属,而患者及家属作为治疗方案的长期执行者理应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参与一系列健康行为[66]。

医疗保健提供者之间的合作被认为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在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条件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结局的有效方式[67]。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应加强全科与专科医生的协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68]。然而,目前适用于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团队合作情况的工具较少,随着家庭医生团队的不断扩大、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开发出专门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保健团队的合作评估工具尤为重要。在现存的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中,COPAN作为为数不多的适用于评估初级医疗保健团队医护合作情况的量表,其总体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相对较高,但我国对其研究相对不足且尚未检索到中文版本,未来可考虑该量表汉化及进一步应用。此外,课题组前期对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发展现状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对象,基于IMOI模型,从投入(I)、中介(M)、产出(O)、再投入(I)4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工具,试图反映跨专业家庭医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工作效率,以指导团队工作质量的改进及规范化管理,未来还需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情况对中介维度(团队关系、团队过程)指标做适应性调整[69-70]。总之,本研究为后续评估指标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为不同情况下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检索文献全文的过程中,由于版权保护等原因有2篇文献无法获取全文;其次,本研究采用中文版COSMIN研究设计清单对评估工具的总体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COSMIN中有部分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王佳欣,赵亚利. 国内外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系统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1):3951-3962.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59.

最后编辑于 2023-08-09 · 浏览 1949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