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桥本脑病

桥本脑病(Hashimoto encephalopathy,HE)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脑病。以抗甲状腺抗体增高为特征,而甲状腺功能可为正常、亢进或低下。本病病程呈复发—缓解或进展性、应用激素后可有显著疗效,所以桥本脑病又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的激素反应性脑病(steroid-responsive encephalopathy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thyroiditis,SREAT)。
【发病机制】
目前H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与甲状腺功能水平无关,抗甲状腺抗体也不是导致脑病的直接原因。多认为甲状腺炎和脑病都与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自身免疫反应介导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内低灌注。
2. 促甲状腺激素过度释放引起的毒性效应。
3. 自身免疫性复合物攻击髓磷脂碱基蛋白触发脑血管性炎症而造成脑水肿。
4. 甲状腺组织与神经组织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自身抗体可同时对神经细胞或α-烯醇化酶(NAE)产生免疫杀伤作用。
【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为脑实质内毛细血管周围、动静脉、脑膜血管周围特别是以静脉为中心的淋巴细胞浸润及髓鞘和(或)轴突损害。
【临床表现】
本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慢性起病,中年女性多见。根据发病类型可分为两类。
卒中样发作型:为本病特异症状之一,病程呈复发—缓解形式,临床表现为锥体束症状如偏瘫、四肢瘫,也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读、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持续进展型:多为精神症状,幻觉以幻听为多,兴奋症状如激越、易怒、不安等。亦可出现抑郁、淡漠、意志缺乏、认知功能低下,也可有妄想、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等。
此外,还可有以下表现:
1. 意识障碍:可从轻度嗜睡到昏迷,意识内容改变以意识模糊多见。
2. 锥体外系改变:可出现不随意运动、肌阵挛、震颤,少数出现斜视、眼阵挛、舞蹈病样运动、肌阵挛、上腭震颤和眼睑痉挛。
3. 癫痫发作:以全面性发作较多,多呈强直—阵挛性发作,也可呈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4. 可伴有睡眠障碍、听觉过敏,偏头痛、神经痛性肌萎缩症以及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诊断】
1.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抗体)阳性,可高出正常几倍或几百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抗体)可以阳性也可以阴性。
2. 脑脊液可见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但也有达300mg/dl者,细胞数轻度增加。
3. 脑电图呈全面慢波,亦可出现三相波、棘波、棘慢波、突发性慢波;本病虽然可以全身性痉挛为多发症状,但在脑电上呈现癫痫样改变者少,这可能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
4. 大部分患者CT、MRI无特异性改变,或MRI显示非特异性的大脑皮质下白质区T2WI、FLAIR高信号,随着病情好转,白质区高信号可以恢复正常。
5. SPECT显示脑部低血流信号,主要发生在额叶,其次是颞叶、顶叶、枕叶及小脑半球。
【治疗】
1. 类固醇 :
为首选治疗药物,给药后1~2天多数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效果;对于症状出现反复者可重复用药。
2.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3. 亦可试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血浆交换治疗。
4. 极少数患者可自愈;如治疗合理、及时,本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