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本文:发表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3-32(1):1-8;
林晓彬,间佳佳,夏延哲,罗美娟,陈攀,陈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州510080)
【摘要】
目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商品名:俊特)与其原研药(商品名:泰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俊特或泰能)超过72h的全部病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住院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革兰阴性菌清除率。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以控制2组间混杂因素。
结果
共1433例患者(总体样本:仿制组672例:原研组761例)纳入分析。匹配后的总体样本中,仿制组(n=496)和原研组(n=496)的临床有效率为84.1%和81.7%(P=0.312),住院死亡率为4.6%和5.4%(P=0.562),神经毒性发生率为0.6%和0.4%(P=1.00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6%和1.2%(P=0.506)。仿制药和原研药对常见革兰阴性敏感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5.9%和80.8%(P=0390)。进一步亚组分析,仿制药和原研药单药治疗以及两者治疗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部位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和住院死亡率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配后的总体样本中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仿制组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平均成本和抗菌药物平均成本均低于原研组(2889元53723元和19399元24900元)。
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俊特)与其原研药(泰能)治疗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部位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基于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安全性相似,仿制药相对于原研药具有较大的经济学优势。
近30年的研究和20年的临床使用经验(涉及100多个国家的2600万患者)明确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不良反应大多轻微而短暂,很少需要停药,严重不良反应也很少见【1】。经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仿制组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平均成本和抗菌药物平均成本均低于原研组.
国内一项体外药敏试验结果[6]显示,仿制药和原研药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两者体外抗菌活性相。在本研究中,仿制药和原研药对5种常见革兰阴性敏感菌的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者体内抗菌活性也相似。对于特定部位感染,前期研究发现仿制药和原研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相似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且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部位感染治疗上,仿制药均可获得与原研药相似的临床有效率,且两者的住院死亡率也均无显著差异。但受限于样本量,本研究未针对血流感染、泌尿感染等其他感染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国内李琦恒等8纳入1994-2009年间共70篇同期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153/7595),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损害(57/153),包括抽搐、癫痫、肌肉痉挛和惊厥等;其次为胃肠道系统损害(47/153),包括恶心、呕吐和肠道二重感染等;此外,过敏反应和药物热等全身性损害也较为常见(22/153)。本研究基于电子病历资料回顾性采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不良反应信息,考虑到一些轻微或非典型的不良反应很可能未被记录,主要关注了常见且较为典型的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PSM前的总体样本中,仿制组和原研组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0.4%和0.5%;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和0.9%,均为皮疹。PSM后的总体样本中,2组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仿制药和原研药相关胃肠道系统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待在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中加以比较。
本研究存在如下局限性:①仅回顾性收集了单家医院1年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倚,所得结果有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进一步验证;②仿制药和原研药治疗后2周体温及各炎症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中,由于各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有效病例数各不相同,未对其进行PSM。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本研究可为临床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仿制药(俊特)与其原研药(泰能)治疗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部位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基于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安全性相似,仿制药相对于原研药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临床上作为原研药的替代选择有利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