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执业药师考试总结——血液系统疾病用药之二

发布于 2023-07-01 · 浏览 84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分享下多年前执业药师考试时搜集的资料!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之二

1.促凝血药(止血药); 2.抗凝血药; 3.溶栓药;

4.抗血小板药; 5.抗贫血药; 6.升白细胞药 。

三.特征性不良反应/禁忌症/用药监护

1.多数促凝血药——血栓形成;

2.多数抗凝血药——出血;

3.华法林——增加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img


img


华法林治疗窗很窄,剂量严格实行个体化,需定期检查抗凝靶值(PT、INR)。

小结治疗窗窄的药物——①地高辛②茶碱类③华法林④维生素D。

img


4.阿司匹林

 A.消化道黏膜损伤、溃疡;

B.增加出血倾向(冲刺补充INR监测目标值:2.0);

C.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治疗阿司匹林哮喘效果最好的是白三烯受体阻断剂(XX司特);

D.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征。

【用药监护】阿司匹林抵抗或称“治疗反应变异”(治疗低反应或无反应)。

5.铁剂

(1)口服:消化道症状——恶心、腹痛、腹泻、黑便、食欲减退;糖浆剂可使牙齿变黑

(2)肌注:

    局部——注射部位疼痛或色素沉着、皮肤瘙痒;

    全身——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肌肉及关节酸痛、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以至过敏性休克,幼儿可致死亡。

【铁剂·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与铁剂同服,铁剂吸收增加;但易导致胃肠道反应。

——胃酸缺乏者,宜与稀盐酸并用;口服铁剂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浓茶)的药物或饮料同用——产生沉淀影响吸收(类似于PPI、胃蛋白酶TANG)。

【用药监护】长期多次输血——铁负荷过多——坏死性胃炎、肠炎,严重呕吐、腹泻及腹痛,血压降低,甚至昏迷——治疗:去铁胺

6.关于叶酸的剂量问题

小剂量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妊娠妇女——补充叶酸,但避免使用维生素B12

如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时,可能给胎儿带来危害——不是越多越好!

有类流感样不良反应的部分药物:

A.利福平;       B.ARB(XX沙坦);  C.阿仑膦酸钠

D.重组人促红素; E.双胍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X格列奈)

【促红素·用药监护】

(1)应同时补充铁剂(造血动用体内储存铁)。

(2)铁负荷过重患者,用药后易发生感染。

(3)血浆铁蛋白水平偏低者,大剂量应用可致视力及听力障碍——类似于“金鸡纳反应”。

9.升白细胞药—用药监护—规避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品:

A.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

B.抗肿瘤药——阿糖胞苷

C.抗菌药:磺胺类、氯霉素

D.抑酸药(XX替丁、XX拉唑)

E.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等      F.非甾体抗炎药

10.氯吡格雷与某些PPI长期合用会增加心脏突发事件及病死率,且降低疗效。应:

(1)改用雷贝拉唑(LB)、泮托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

除外)及胃黏膜保护剂米索前列醇、硫糖铝。

   (2)选用不受PPI影响的抗血小板药——替格雷洛替代。

   (3)两种药间隔服用(晨服氯吡格雷,睡前服用PPI)。


四.机制

1.维生素K1——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止血。

3.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止血。

4.卡巴克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作用——“苍蝇不盯无缝的蛋”TANG——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止血。

6.肝素——体内体外都有效。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

A.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B.抑制凝血酶活性;

C.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7.华法林——仅体内有效。拮抗维生素K,产生无凝血活性的Ⅱ、Ⅶ、Ⅸ、Ⅹ因子前体。

8.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

9.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①启动血小板环磷腺苷,或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使cAMP浓度增高——抗血小板作用。

②增强前列环素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故人体存在前列环素时才有效

前列环素缺乏或应用了大剂量阿司匹林——无效。

常与阿司匹林(小剂量)联合应用。

10.达比加群酯——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结合,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对抗凝血酶的所有作用。

11.凝血因子Xa抑制剂

(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2)直接——XX沙班(利伐沙班、阿呱沙班)

12.替罗非班——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阻碍血小板相互结合并聚集成团,阻断血小板聚集最后共同通路

13.噻氯匹定、氯吡格雷、阿那格雷、普拉格雷、依诺格雷、替格雷洛和坎格雷洛

简化后——噻氯匹定、XX格雷、X格雷洛——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血液系统最重要的两张总结】

(一)小结1——促/抗凝血药

促: 1.维生素K1——促凝血因子合成

   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

3.卡巴克络——影响血管通透性

4.鱼精蛋白——拮抗肝素

   5.蛇毒血凝酶

   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

抗: 1.肝素、低分子肝素(急)

   2.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慢)

   3.达比加群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4.凝血因子Xa抑制剂

    (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2)直接——XX沙班(利伐沙班、阿呱沙班)

(二)小结2——溶栓药、抗血小板药

A.溶栓药

 1.阿替普酶、瑞替普酶——静脉溶栓首选

 2.尿激酶、链激酶

B.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环氧酶抑制剂——抑制血栓素A2(TXA2)生成

2.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3.替罗非班——整合素(整条罗非鱼TANG;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

4.XX格雷、X格雷洛、噻氯匹定——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最后编辑于 2023-07-01 · 浏览 842

回复16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