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文聊懂神经组织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23-06-28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1207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神经组织

概述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前者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后者对前者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img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⒈胞体

神经元的细胞体,也叫做“胞体”或“体细胞”,是神经元的主体和控制中心。它包括了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细胞质等细胞器。在神经元中,细胞体是重要的代谢中心,负责产生能量和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以满足神经元对于正常功能所需的物质基础。

img


⒉突起:由神经元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突出形成。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1)树突:一个或多个,分支较多,可接受刺激并传给胞体;

(2)轴突:一个,细长,直径均一,可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光镜下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轴突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⒊神经元分类

根据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神经元分为三类:


1. 传感神经元(Sensory neurons):也称感觉神经元,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外界环境刺激的信息,将其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这类神经元通常有长的树突和短的轴突,树突末端有感受器,能够感知机体内外各种生理和环境刺激。

img



2.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也称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腺体,参与运动和体液调节等生理过程。这类神经元通常有短的树突和长的轴突,轴突末端连接在肌肉或腺体上,能够通过神经冲动来调节和控制它们的活动。

img


3.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也称联结神经元,主要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感觉/运动神经元之间的桥梁,在神经网络中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这类神经元通常组成密集而复杂的网络,树突、轴突长度和分枝程度都不一定,但能够通过大量的突触连接与其他神经元相连,发挥控制和整合信息的作用。

img



(二)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功能部位。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类,前者以化学物质为通讯媒介,后者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img


㈢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一类非神经元细胞,主要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等几种类型。它们分布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学作用。

img



神经胶质细胞可分泌一些养分物质供神经细胞使用,维持神经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支持神经细胞的生存和发育,如对神经元进行丝状突环绕,维持呈弧形排列;清除神经系统中的废物和抑制炎症反应,防止过度刺激神经元造成损伤和死亡;并为神经元提供绝缘保护,增加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等。


此外,神经胶质细胞还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脑炎、多发性硬化等,因此,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四)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之一,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神经信息的传导和传递。根据位置和功能不同,神经纤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img



1. 神经突起:是神经元分支出来的细长突起,可以进行神经信息的传递;在某些情况下,分泌物质的功能也很重要。从胞体延伸出来的被称为轴突,可以将神经冲动(神经信号)传递到远离胞体的位置。


2. 树突:是神经元上具有分枝结构的突起,能够接受其他神经元或感受器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信息传递给神经元细胞体。树突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能够增加神经元接收信息的表面积和信息处理的效率。


3. 神经髓鞘:是由神经胶质细胞所包裹的神经纤维,主要作用是提高神经冲动传导速度。髓鞘中含有许多的脂肪类物质,可以形成绝缘层,避免了神经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因为能量的消耗而被削弱。


(五)神经末梢

img


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细胞的分支末端,通常指神经纤维的末端分支和神经肌肉接头。它起着传递神经信号的重要作用,可以将从神经元向外界或者其他神经元发射出去的电化学信息传输到目标细胞上。在神经纤维末端,神经元会释放一系列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刺激目标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或其他神经元,从而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或行为表现。近年来,神经末梢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非常重要。

损伤 (1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