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在民办眼科的内科生涯

发布于 2023-06-18 · 浏览 5008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丁香职场频道、成河欸、医昧平生 3人推荐
icon回火 已点赞

4月份开始到医院报到,因为有两年的三甲医院眼科进修经历,有三年的全科规培经历,于是我把执业范围去审批局从内科改成了眼耳鼻喉科、全科, 主职业地点在村卫生室,多点执业在民办眼科医院。

    到医院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眼科,做一名眼科大夫。我的职业生涯始于1998年,做了两年的烧伤科大夫,之后在太原上了两年中西医结合大专,之后开门诊,主要看的的是内科疾病,后来考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注册的都是内科专业,后来进修了心血管内科两年,眼科两年,全科三年,终于决定以后做一名眼科大夫,山无棱,天地合,再也不变了。

    我第一次参加医院每周五的全体大夫住院部晨会,就见到了内科主任和医务科主任的争执,因为最近5个月,医院出现了两例住院患者的死亡和意外,一例是做完泪道疾病手术后,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死亡的事情;一例是白内障患者做完手术住院期间脑梗,患者及家属要求医院出钱治疗的事情。内科主任强调她认为某个患者因为内科疾病严重不能住院,住院的话有危险,但眼科专家认为可以,于是该患者就被收住入院,但是出了问题却说是内科主任把关不严。医务科主任说您可以给出您的意见,但最后入院出了问题我们也没有追究您的责任,内科主任说那她的把关毫无意义,她只好辞职。这时眼科专家义正词严地说,咱们都是大夫,当年在成为医师宣誓的时候,医师是要有担当的,如果没有一点担当的话,那就当不了大夫。我当时用崇拜的眼光看着眼科专家,认为他说的对,因为我当时站在眼科大夫的立场上。

    后来内科主任说到做到,一个月后果然辞职不干了,内科大夫由两位变成了一位。赵院长和我说,咱们医院留不住内科大夫,做了最长时间的做了一年,咱们既要内科大夫把关,为眼科保驾护航又不给他拒绝病人住院的权利,因为咱们不靠内科挣钱,靠眼科挣钱,出了问题却要怨到内科大夫头上,确实不好干。后来因为没有招到内科大夫,现在的内科大夫是双休,于是医务科主任要求我把她的周三、周日的内科工作兼起来,我说好吧。说好是暂时的,但暂时是多长时间,也没说。

    于是每周三、周日的时候,我就到了内科诊室坐诊。患者真多呀,白内障、眼底病患者需要住院手术,青光眼患者需要输甘露醇液,要求内科大夫综合评估,血压血糖心电图及其他内科疾病是否有生命危险?是否会在手术及住院、治疗过程中有危险?面对一个个的患者,大多数还好,但也有一些患者血压特别高、血糖特别高、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患者期望住院做手术,但从他所患的内科病角度讲,确实有危险,于是我写了建议患者去往三甲医院诊疗。

    这时我感同身受到了那时内科主任的难处,眼科专家认为你就出一个意见,有或无危险?回答一个字就可以。但是从内科主任角度讲,一个人有没有危险,其实是从多方面讲的,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但患者正确对待,认真的吃药控制,定期复查,把血压、血糖、心脏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那么内科会认为这个人是安全的;如果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本人还完全不在意,任由其发展,那么他就是危险的,就不该收住入院。

    目前为止,在眼科医院内科坐诊一个半月,我发现,无论是哪种眼科疾病住院患者,对内科大夫的建议都不够信任,也不会认真执行,这也是他们的眼病屡治屡败的原因,尤其是眼底病科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疾病,不去认真的降压、降糖,就是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内科大夫在眼科医院做不长时间的原因,因为患者的不信任不遵嘱执行没有效果让大夫没有成就感。也见到了不少的奇葩患者,分享一下。

    患者A,男,年龄74岁,因患有白内障收住入院手术。患有糖尿病4年,自始至终都没有好好控制过血糖,住院前早晨测空腹血糖9.4mmol/L,入院第二天早晨餐后两小时测血糖为17.4mmol/L,住院部护士报告了我,我进了病房找到了他。我说,大爷,您这血糖这么高,您是怎么控制的?大爷爽朗的一笑,我也没怎么控制,我血糖一直也高。于是我和大爷说,为什么您会得白内障?就是因为您的年龄,还有糖尿病控制不好。大爷又爽朗的一笑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说您现在是吃药还是打针控制血糖?大爷说,吃药。我说,吃什么药?大爷拿出了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我强调了二甲双胍是0.5g-1g 2次/日,阿卡波糖是50-100mg 3次/日。大爷说,他只喝一次。我说,谁让您这么喝的?大爷说,他自己想这么喝的。

    于是我和大爷认认真真地交流了糖尿病控制不好带来的各种危害,假如白内障手术做好能看见了,您还不控制血糖,还会得眼底病,到时候您还是看不见,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血糖控制正常,先完成白内障手术,您血糖高于12mmol/L,我们就不给您做白内障手术,大爷一听就急了,马上改变了态度,说听你的,上个月住院就因为血糖高最后没做成。我说您先出去锻炼去,把降糖药按时吃上,中午少吃,先配合做了手术。以后也得少吃,多锻炼,按时吃药,否则您就会经常来这里花钱受罪。大爷终于听明白了,下午测血糖为7.4mmol/L,顺利完成了手术。

     患者B,男,31岁,2型糖尿病3年,高血压2年,尿毒症患者,已透析治疗半年余,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入院,双眼视力已降为0.1,需要行球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他是眼底病科的老患者,我第一次见。他伸着双手像清朝的僵尸一样走进了诊室,从患者的言谈中能听出他一直不认可自己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导致了一身病,认为是自己命不好所以病越看越多,越看越重。于是我给他认真梳理分析了他3年来的患病过程,下一步应该注意饮食,做力所能及的锻炼,努力控制血糖、血压、按时打针吃药,透析,患者点了点头,然后对身后的哥哥说,你看这个大夫说的多好,我觉得他说的都对。哥哥问,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办?患者B说,先吃碗羊杂和油条,明天再说。我和他的哥哥都愕然了。这样的患者,神仙难救啊。

    所以说一个人知道了正确的方法,重要的不是说,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道理大家都懂,比如好好学习,比如从善如流,最重要的是做。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的确是千古名言啊。

    这周周五的住院部晨会上,赵院长说最近要来一名内科大夫,我的眼科医院内科大夫生涯终于要结束了,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专心学习眼科了。

     一个半月的内科经历告诉我两个道理,一个是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郭德纲说,未见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个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由于长期的不正确生活方式才得的疾病,所以对于疾病的控制和身体的健康来说,接下来就得长期地用正确的方式去生活,才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人生也是如此,我用了43年才走上眼科的正确轨道上,接下来就是长期地用正确的方式去学习下去,方能修成正果。

最后编辑于 2024-05-18 · 浏览 5008

14 9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