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疼痛伴巩膜黄染,这个病例真典型

病例展示
简要病史:69 岁,女性,腹部疼痛 1 周, 巩膜黄染 3 天。
现病史:患者 1 周前出现腹痛, 以上腹部疼痛为主,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黑便, 疼痛尚能忍受,当时未予检查及治疗;于 3 天前腹部疼痛加重, 伴腹胀、巩膜黄染, 尿色深黄,无畏寒发热,近期体重较前减轻(具体不详)。
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损害,胆红素增高,蛋白减低。


彩超提示:1. 胆总管下段胰头区域实质性占位,性质待查,Ca?伴其旁增大淋巴结;2. 胆囊增大,胆囊内沉积物,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内沉积物,主胰管扩张。
CT 平扫+增强+三维重建如下:









CT 表现:肝内外胆管及主胰管扩张,呈「双管征」,于胰头钩突部见结节状等、略低密度密度影,与正常胰腺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大小约 28x20 mm,动脉期、静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低,可见胆总管及主胰管于病灶处截断,增强扫描可见胆总管下段管壁增厚、毛糙、明显强化,胆囊体积增大,张力增高,肝胰间隙见数枚淋巴结影,部分肿大,较大者长径约 16 mm,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术中探查所见:胆囊肿大约 10.0*5.0*4.0 cm 大小,张力大,壁充血,炎性增生,呈急性炎症改变;肝脏色灰暗,淤胆样改变,胆总管增粗,张力高,直径达 2.0 cm,胰头部可触及 3.0 cmx3.0 cm 大小肿块,质硬,于周围组织粘连。胰头周围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病理结果】
大体所见: 胰腺内灰白肿块,直径 2.5 cm,边界不清,触及胰周结节病灶 4 枚,直径 0.3-0.7 cm,胆囊大小 11x5.5x5 cm,内充满墨绿色胆汁,粘膜面未见病变;十二指肠 B 组淋巴结,大小 1x0.8x0.2 cm。
镜下所见:中-低分化导管腺癌
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切缘(-)
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癌转移(1/7 枚)

胰腺癌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致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该病与不良饮食行为、烟酒史及胰腺炎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好发于中老年人,绝大多数病灶位于胰头部,其次为体尾部,易发生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由于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胰腺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变进展,可见出现腹痛、黄疸、体重减轻,也可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为无痛性黄疸,胰腺体尾部癌肿常表现为腹痛和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 CA19-9 常升高。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胰腺轮廓改变,局部不规则肿大,密度减低,边界不清/欠清,部分肿块可发生囊变坏死,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可有一定程度的延迟。
间接征象:
①胰头癌常伴有「双管征」-即胆总管和胰管扩张、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此征象 MRCP 显示更清晰;
②病灶以远的胰腺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变小;
③侵犯邻近组织结构-表现为与邻近组织结构界限不清,脂肪间隙消失,邻近血管可部分或全部包饶;
④胰周、肝门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⑤远处转移包括肝、胰腺、骨等部位出现转移灶。
01病例一
38Y/F 反复中上腹部疼痛 4 月,加重 1 周,CA19-9↑↑

胰头癌:胰头增大伴不规则肿块影,T2WI 稍高信号,DWI 高信号,胰管「串珠样」扩张,增强扫描延迟性强化,与临近组织结构界限不清。
02病例二
52Y/M,上腹部疼痛伴黑便 2 天

胰体癌:T2WI 高信号,T1WI 低信号,DWI 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性轻度强化。
03病例三
51Y/M,左上腹部疼痛 20 天,CA19-9:1319↑

胰尾癌:胰尾部增大伴不规则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楚,与脾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延迟性强化,并侵犯脾脏,包饶脾动脉。
文章来源于:丁香园影像时间
@丁香通讯员

最后编辑于 2023-05-17 · 浏览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