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病例——肝硬化
虽然不足为奇,还是记录一下自己的成长吧。
患者女68岁
4月20日患者B超结果肝硬化、肝囊肿、脾肿大,胆囊炎。
我给她做的生化结果如下图:ALT/AST下降,其余均正常

她在3月24日的检查结果如下:
生化结果显示总胆红素、α-羟丁酸,乳酸脱氢酶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出现降低


我自己一开始是这么想的既然患者已经肝硬化了,为何肝相关的生化指标是正常的呢?于是我又重新复测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我陷入了疑惑。
我翻书去找答案,解开了谜团。
书里是这样描述肝硬化: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通常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临床上将肝硬化大致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的大部分惠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之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肝脏是否肿大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肝硬化。脾脏因门静脈高压常有轻、中度肿大。肝功能实验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症状较明显,主要有肝功能滅退和门静脉高压两类临床表现。肝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厌食、腹账、营养不良、乏力、消瘦、黄疸、出血和贫血、内分泌失调、不规则低热、低白蛋白血症等。门静脉高压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是肝硬化的主要死因之一。
3、肝硬化时,肝脏病理以肝纤维化、肝细胞萎缩为主,患者ALT及AST值多正常或者轻微升高。
血液分析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时,由于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再生,压迫门静脉分支,使门静脉压升高,脾大、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当脾大伴脾功能亢进时患者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减少、增生性贫血和血小板降低,可能原因是门静脉高压时血小板及红细胞在脾内滞留,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另外脾功能亢进时,脾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脾崇内血细胞为巨噬细胞所清除,导致外周血中血细胞明显减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最后编辑于 2023-04-20 · 浏览 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