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期)内瘘血管变“石头”的秘密 — 近吻合口严重钙化狭窄微创or开放?
微信公众号: “陈医生谈肾内”
作者:科普chen医生
维持性血透13年余患者,由外院转入,过去1米6多的身高,现在缩短至1米5多,转入前已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诉过去未定期抽过血,未检测过钙磷,不知道甲状旁腺激素。
近期透析过程中内瘘泵控血流严重不足,导致透析无法顺利进行。
查体:内瘘震颤明显减弱,近吻合口头静脉质硬,搏动增强试验正常,抬臂试验正常。

进一步内瘘彩超:
桡动脉—头静脉呈端端吻合(没有看到桡远,不知道当时是端端吻合术式,还是后期桡远闭了)
测肱动脉血流量(FV) 231ml/min
血管阻力指数 (RI) 0.75
提示血流严重不足

近吻合口头静脉可见严重钙化,钙化狭窄长度约4.5 cm,这种狭窄是整体管状的狭窄,整体血流速度都低


狭窄段周围正常管腔约5.5~6.0mmmm
钙化狭窄段残余管腔约1.0mm


手术方案:
1.介入微创PTA治疗,优点:创伤小,保留血管资源,缺点:继发性甲旁亢所致狭窄段钙化严重,术中有导丝及球囊通过困难,及普通高压或切割球囊存在扩张效果不佳风险,及远期再狭窄风险,可以尝试;
2.开放手术,切开狭窄近心端重建,优点:手术成功率更大,确保内瘘术后血管可顺利穿刺使用,缺点:原狭窄段血管资源的浪费,术中需注意切口位置的选择,避免分离黏连的皮下瘢痕组织,同时注意控制控制吻合口大小。
和家属及患者谈话后,表示球囊扩张存在扩张效果不佳风险,家属不能接受,要求近心端重建。
术前体表画线切口如下:

分离出头静脉

分离出桡动脉

术中使用降落伞缝合加侧侧吻合,钙化血管内膜很脆(所以对于新手,不是血管粗就好缝,血管内膜的情况很重要),最后结扎头静脉远端,改良版端侧

术后震颤可,术后第一天透析穿刺,血流量220ml/min,透析过程顺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能避免的合并CKD-MBD,定期的透析抽血化验,监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评估透析充分性,避免导致血液中的钙磷异常沉积,所致严重的血管异位钙化。



最后编辑于 2023-05-01 · 浏览 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