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13——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周围癌)

更新至2023-10-06
一、解剖&生理

㈠位置:横卧于第1-2腰椎前方
㈡分部:头、颈、体、尾
㈢管道:腺泡→胰管→Vater壶腹→oddi括约肌→十二指肠大乳头(降部)
㈣血供:胃十二指肠A、肠系膜A→胰十二指肠A
㈤功能
1.外分泌→腺泡cell→胰管-(★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原、胰脂肪酶原)
(慢性胰腺炎→胰脂肪酶×→脂肪泻★)
2.内分泌→胰岛cell-(Acell→胰高血糖素;Bcell→胰岛素;Dcell→生长抑素;PP-cell→胰多肽)
———————————————

二、急性胰腺炎AP

㈠机制
1.胰腺被自身胰酶所消化
2.正常:⑴腺泡→胰蛋白酶原→(在肠道中)肠激(致)活酶→胰蛋白酶(正反馈⇆胰蛋白酶原);⑵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3.病理过程:胆道结石等因素→胰管阻塞→胰蛋白酶原(无活性)→进入胰腺组织中→组织液激活→胰蛋白酶★(有活性)→分解胰腺→胰腺炎
㈡病因&诱因
1.我国最主要:胆道疾病★
2.外国最主要:大量饮酒(节日病)
3.诱因(审题!):暴饮暴食(饮酒/饱餐)
△注意:区分病因与诱因★、VS心衰&肝性脑病
4.其他:十二指肠肠液/胆汁反流、药物("嗪四黄做糖"→噻嗪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机制:在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将导管插入胰胆管进行造影→易损伤共同通道→诱发胰腺炎)、与高脂血症关系不清
△消化性溃疡易导致胰腺炎×
㈢病理&机制

1.磷脂酶A₂★→作用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坏死
2.脂肪酶→分解脂肪→脂肪酸(中和Ca²⁺→低Ca2²⁺)→液化性坏死
3.弹力蛋白酶★→血管壁破坏→出血坏死
4.胰蛋白酶★(关键)→分解蛋白质
5.激肽释放酶→生成激肽酶→舒张血管
6.分型
⑴病理
①水肿型胰腺炎(白):局限、尾部
②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黑):弥漫

⑵临床
①轻症:60%→无症状
②中症:30%→介于中间
③重症:10%→休克、死亡
㈣症状
1.诱因: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进食油腻食物(题眼)
2.最主要★:左上腹/中上腹持续剧烈痛、向后方腰背部放射、呕吐后不缓解、弯腰前屈可缓解
VS急性胰腺炎→左肩左腰部放射痛;急性胆囊炎→向右肩放射痛;冠心病→向左肩部及左前臂放射痛
3.其他:休克、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
㈤体征
1.一般: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出血坏死型→腹水)、肠鸣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
2.特殊"2个英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⑴脐周部青紫→Cullen征
⑵两侧胁腹部青紫/暗灰蓝色→Grey-Turber征

㈥检查

1.酶★:(升高、高峰、持续时间)

⑴血淀粉酶:数h、24h、3-5d
⑵尿淀粉酶:12-24h、48h、1-2w
⑶血脂肪酶:24-72h、-、7-10d
"血数135、尿1212、脂肪1370"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不确定→若有腹水→最有价值的检查是腹水淀粉酶测定★
⑷最早升高→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40-110u/L)或≥500u/L有意义
⑸血淀粉酶高低与病情不成正比
△补充:a.碱性磷酸酶→阻塞性黄疸、肝ca、胆汁淤积性肝炎、骨骼病;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cell损伤程度
2.血Ca²⁺水平与病情成正比★→<2或<1.87mmol/L(不同书不同数值)
(机制:Ca²⁺内流进腺泡cell→胰腺破坏→脂肪分解→脂肪酸→中和钙Ca²⁺→导致血Ca²⁺↓→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3.高血糖(>11.1或>10mmol/L)→预后不好
(机制:早期→肾上腺皮质应激反应;晚期→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
4.正铁血白蛋白↑○→出血(RBC、铁)+白蛋白→反映病情
5.影像
⑴首选:B超
⑵最有价值/意义:CT增强★→详细显示胰腺病变情况→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判断预后、注意题目给出的时间

6.诊断性腹穿→血液淀粉酶↑
7.剖腹探查→腹膜炎症状逐渐加重
㈦诊断&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AP=胆石症病史/诱因+急性持续中上腹痛+血淀粉酶/脂肪酶≥正常3倍+典型影像学改变

㈧治疗

1.非手术
⑴最主要:禁食水、胃肠减压★
⑵补充营养(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三代头孢(XX噻肟/唑肟/他啶/曲松/哌酮)+甲硝唑>喹诺酮(XX沙星)+甲硝唑
⑷禁用★:吗啡×→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
⑸可加用
①胰酶量↓:生长抑素(奥曲肽)、PPI、H₂受体拮抗剂
②胰酶活性↓:抑肽酶
③止痛:杜冷丁/阿托品
(禁忌:合并肠梗阻)
④解热镇痛:哌替啶
⑤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大便可见脂肪滴)→高活性、肠溶胰酶★替代治疗并辅助饮食+PPI/H₂受体拮抗剂(减少胃酸对胰酶的破坏)
⑹重症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抗生素、抗酸药、抑酸药、抑制胰酶活性药
△注意:不宜使用抗胆碱药
2.手术
⑴胰腺坏死组织切除+引流
⑵适应证:①病因不明;②有并发症;③胆管结石
△补充:多次反复发作胰腺炎、继发性胰腺感染/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胆源性胰腺炎
△注意: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轻症胰腺炎→不手术
㈧并发症
1.全身
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困+PaO₂异常)→顽固性低O₂
⑵急性肾衰(肌酐/尿素氮异常)→有效循环血量↓→尿少/休克
⑶其他:心律失常/心衰(心率&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糖尿病、血栓性静脉炎
2.局部
⑴★胰腺假性囊肿=包块+不痛+不热+不分泌粘液→好发胰腺炎3-4w后(多-急性胰腺炎并发症75%、少-腹部外伤20%胰腺癌5%)→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包裹坏死物质→假性囊肿→6w后(囊壁成熟)手术/引流→内引流(囊肿空肠吻合术)、外引流(囊肿切口引流术)
△注意:囊肿切除×→易发生胰瘘
★对比:假性囊肿VS真性囊肿
①假性囊肿=囊肿由胰腺周围组织包裹坏死物质、囊壁内无上皮细胞
②真性囊肿=囊肿在胰腺内、囊壁内有腺管或腺泡上皮细胞
⑵★胰腺脓肿=包块+痛+发热→好发胰腺炎2w后→抗生素
⑶胰瘘
⑷腹腔/腹膜后出血
⑸左侧门V高压→压迫脾V
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胀+心肺肾功能不全
⑺补充:常考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对比的几种疾病
①胰腺假性囊肿VS胰腺脓肿
②急性膀胱炎VS急性肾盂肾炎
③盆腔脓肿VS膈下脓肿
④左半结肠癌(局部:肠梗阻/便血/腹泻)VS右半结肠癌(全身:腹部包块/贫血/消瘦)
⑤肛周脓肿(局重全轻)VS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局轻全重)VS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均重)
———————————————

三、胰腺癌

㈠病因:压力大(蛋白质、脂肪↑)、吸烟
㈡病理
1.最常见:胰头癌★
2.来源:导管上皮cell
3.病理类型:腺癌★
VS⑴胰岛素瘤→胰尾-胰岛cell增生→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较低;⑵胰腺癌→胰头上皮cell增长→恶性程度较高
4.预后差→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现和确诊晚
㈢症状
1.早期:腹部隐痛★(最常见/首发)、侵犯腹腔后N丛→剧烈疼痛向腰背部放射、蜷曲卧位略减轻
2.中晚期:进行性黄疸★(无痛)、白陶土样大便★、消瘦贫血貌
VS胆管炎→间歇性黄疸
3.胰头癌三联征"黄痛瘦"★(进行性黄疸、腹痛、消瘦)
VS夏科氏三联征"黄痛热"(间歇性黄疸、腹痛、高热)
㈣体征
1.触及中上腹/左上腹包块
2.无痛性肿大胆囊★(肿物)→Courvoisier征(+)/库瓦济埃征
VS肝门部胆管癌→Courvoisier征(-)

㈤检查
1.首选:增强CT★→胰头癌侵犯血管情况
2.肿瘤标志物:CA-199★
3.生化:梗阻性黄疸→尿胆红素(+)、尿胆原(-)
4.X线钡餐→反3征
5.PEF-CT→转移情况
6.内镜超声EUS→对分期最敏感
㈥治疗
1.手术:whipple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性手术
2.化疗:5-Fu、吉西他滨
㈦并发症:胰漏=术后上腹部剧痛+腹腔引流明显↑+引流液淀粉酶↑↑)
———————————————
四、壶腹周围癌(Vater壶腹)
㈠概述:Vater壶腹周围癌
㈡表现
1.壶腹癌:波动性黄疸(黄疸曾稍有减退)★、相对出现早、尿胆红素(+)、尿胆原(-)
2.中下段胆管癌/胆总管下端癌:进行性黄疸、相对出现早
△注意:⑴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多无胆道感染;⑵壶腹癌常合并胆管感染
3.十二指肠腺癌:进行性黄疸、相对出现晚
㈢治疗:手术→Whipple术或PPPD术
㈣常考疾病黄疸的特点

最后编辑于 2023-10-20 · 浏览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