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实验药物与药理学领域的2篇综述论文和4篇原创性论文|CEPP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23年第四期已正式上线,包括了临床与实验药物与药理学领域的2篇综述论文和4篇原创性论文,内容包括如下方面,欢迎阅读下载。
- 姜黄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 COVID-19 中的治疗潜力
- 尿液线粒体DNA在急性肾损中的临床应用
- 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患者的远期预后
- 薰衣草精油对萘普生钠凝胶的镇痛作用和经皮吸收的影响
- 研究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以确定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苍术内酯III可能是一种通过促进aHSC衰老对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潜在药物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1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urcumin in ARDS and COVID-19
作者:Madathilparambil V. Suresh, Sairah Francis, Sinan Aktay, Georgia Kralovich, Krishnan Raghavendran

此综述全面梳理了环糊精络合姜黄素(CDC)有效预防ARDS / COVID-19的潜在机制。抗病毒姜黄素通过分散ACE2介导的SARS-CoV-2,从而防止病毒进入细胞。CDC通过积极抑制ACE2,Nrf2,STAT-3和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的表达来诱导抗病毒反应。CDC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介导免疫调节反应,从而减轻SARS-CoV-2感染后进展为KP/ARDS的过程。
2
作者:Kiara Abayasekara, Nikol Sullo

急性肾损伤 (AKI) 影响 47% 的成人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尿液线粒体 DNA (UmtDNA)是急性肾损伤的新兴生物标志物。UmtDNA 可能是一种合理的、容易获得的、微创的、敏感的和预测性的进行性/重度急性肾损伤的 NBM。报告标准化UmtDNA结果的大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应阐明UmtDNA在急性肾损伤管理中的效用。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3
作者:Lin Sun, Meixiu Gu, Jiabin Cai, Wenjing Yang, Baishen Pan, Beili Wang, Chunyan Zhang, Wei Guo

肝癌是中国癌症的五大因素之一。用于肝癌预后的标准很复杂,因此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受到限制。多种因素影响肝癌恶性肿瘤和进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回顾性评估了173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9年的肝癌患者,以评估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II(PIVKA-II)诱导的蛋白质和α-胎蛋白(AFP)与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γ-GT水平是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γ-GT、PIVKA-II和AFP水平的早期复发预测率分别为63.5%、79.4%和39.7%,而γ-GT、PIVKA-II和AFP水平组合作为综合指标的早期复发预测率为95.2%。我们的长期回顾性研究表明,γ-GT、PIVKA-II和AFP可以帮助预测肝癌复发的长期预后。γ-GT、PIVKA-II 和 AFP 的组合可以进一步帮助识别早期复发患者。γ-GT,PIVKA-II和AFP可用于开发一种新的预测方法来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我们的结果表明需要更积极的肝癌治疗策略。
4
作者:Seyyed Sohrab Rostamkalaei, Maryam Iman, Ramin Ataee, Zahra Bahari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约有3000万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和炎症。萘普生的经皮生物利用度低,已经利用了几种技术来克服这个问题。尽管一些研究报告了天然精油的渗透增强特性,但没有研究反映薰衣草精油对增加局部凝胶中萘普生钠经皮吸收的有效性。本工作研究发现,薰衣草精油显著增加了萘普生钠外用凝胶的经皮吸收和镇痛作用。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5
作者:Na Liu, Chang Liu, Zixuan Wang, Longqing Wang, Jiang Wang, Jing Kong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癌症中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二。因此,迫切需要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以确定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最常见的mRNA修饰,被认为是mRNA表观遗传调控的新层。脱甲基酶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在m6A的动态调节中很重要,但它们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这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蛋白和CDKAL1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上调。CDKAL1是肥胖相关蛋白介导的m6A修饰的下游靶点,肥胖相关蛋白通过CDKAL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线粒体融合,最终引起胃癌化学耐药性。总之,肥胖相关蛋白通过上调CDKAL1和诱导线粒体融合,有助于增加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抵抗力。
6
作者:Hongyan Wu, Lixia Wu, Linxia Xiao, Yaqin Gu, Hongxia Liu, Lihu Zhang, Mingguang Zhang, Liang Qi

肝纤维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经历了从静止状态到激活的明显表型转变。有证据表明,肝星状细胞的衰老限制了肝损伤引起的纤维化的发展。苍术内酯III(ATR III)仍然可以进入衰老并阻止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产生及其在肝星状细胞中的旁分泌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与可能抑制环GMP-AMP合酶(cGAS)/核因子κ(NF-κB)有关。本研究证明,ATR III可能是一种通过促进aHSC衰老对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潜在药物,可为未来肝纤维化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最后编辑于 2023-03-20 · 浏览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