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无法解释的非特异性条带

发布于 2023-03-05 · 浏览 592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6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花匠是自己 推荐

做了两轮PCR反应,第二轮还是巢式PCR,引物也用Oligo 和blast 检验了特异性。

但是做出来还是有非特异性条带,切胶纯化以后做qPCR居然还有非特异性条带。我真的无语了,是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前两轮的PCR反应也试过梯度PCR,温度高了非特异性条带还在和目的条带一起变暗了;循环数也改了,20,25,30但都还是有非特异性条带。问老板,老板一口咬死别人(合作项目的实验室)做出来只有一条目的条带,但没图只有嘴硬。因为要做二代测序,大量的非特异性条带会影响最后测序结果和分析,如果在最后一轮加接头引物的PCR反应之后跑电泳,切胶回收,老板又嫌弃效率太低果断拒绝。真的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img

最后编辑于 2023-03-05 · 浏览 592

3 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