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热门研究·高被引文章内容 | 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
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 出版有关生物药剂学、药物处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综述与简报,我们尤其欢迎与药物研发和治疗直接相关的文章。主要关注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动物和人体药理学研究,侧重于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及组织浓度相关的治疗反应、药效学和毒性研究
- 药物体内外吸收、分布、代谢、转运和排泄等有关人体用药的研究
- 膜转运和酶相关研究,包括如何调节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对药物吸收和处置的影响
- 药物研发中的模拟和建模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可查阅论文原文
1. 使用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健康受试者和肾功能受损患者的非布司他药代动力学

图 具有不同肾功能的痛风患者口服不同剂量的20或80mg非布司他后非布司他血浆浓度-时间曲线观察值与预测值的对比
非布司他被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推荐为降低痛风患者尿酸盐水平的一线疗法。目前,这种药物主要是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开具,临床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非布索坦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尚未考虑。本研究建立了非布索坦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从而为痛风患者个体化给药提供理论依据。
2. ABCB1基因变异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利伐沙班药代动力学和出血事件的影响
Dan Zhang, Wei Qin, Wenwen Du, Xiaoxing Wang, Wenqian Chen, Pengmei Li

图 利伐沙班的药代动力学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并在对照组和出血组之间表现出差异
出血事件最常见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抗凝治疗。利伐沙班广泛用于常规抗凝治疗。遗传多态性被认为有助于解释利伐沙班代谢和抗凝反应中观察到的广泛个体内变异性。本研究旨在评估药物转运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利伐沙班代谢和出血事件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ABCB1 2677G(rs2032582)遗传变异对利伐沙班Cmax/D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
3. 依那普利通过诱导肾脏中的多药和毒素排泄蛋白1增加大鼠二甲双胍的尿排泄
Xue-yan Gou, Yan-fang Wu, Feng-lin Ran, Yan-rong Ma, Xin-an Wu

图 依那普利对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和尿排泄的影响
三分之二的II型糖尿病(T2DM)患者患有高血压,因此临床中伴有高血压的T2DM经常伴随抗糖尿病和抗高血压药物的长期共同给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和依那普利的组合具有有益的作用,但很少有研究评估这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研究了依那普利对大鼠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和尿排泄的影响,重点是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二甲双胍和依那普利的长期共同给药显着降低了血液中乳酸和尿酸的水平,依那普利通过上调rMATE1增加二甲双胍的尿排泄。这揭示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并为共同给药时的药物剂量调整提供了依据。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可查阅论文原文
4. 扎来普隆聚合物纳米封装为PLGA纳米颗粒增强其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活性
Yusuf A. Haggag, Ahmed Kh. Abosalha, Murtaza M. Tambuwala, Enass Y. Osman, Sanaa A. El-Gizawy, Ebtessam A. Essa, Ahmed A. Donia

图 对大鼠腹腔注射20mg/kg不同ZP制剂后的抗惊厥活性评价:(a)癫痫发作评分;(b)强直发作的发生率百分比;(c)强直发作的持续时间
扎来普隆(ZP)是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镇静和催眠药物。由于溶解度差、肝脏代谢广泛,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尽管ZP具有强大的抗惊厥活性,但并不常用于治疗惊厥。本文旨在配制用于口服和肠外递送ZP的特异性控释纳米载体,以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口服优化的ZP-PLGA NPs实现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显着改善,肠胃外给药显示出显著的抗惊厥活性。
Beth Williamson, Venkatesh Pilla Reddy

图 使用质谱成像在小鼠眼部进行药物定位的代表性图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靶向治疗癌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抑制Mer受体酪氨酸激酶(MERTK)可以通过降低M2-巨噬细胞极化和胞葬作用来促进肿瘤免疫。与传统的肿瘤药物相比,靶向治疗的毒性特征尚不清楚,最常见的毒性报道包括严重的眼部不良反应。本文回顾了用于评估眼部药物处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表征,评估了TKI的临床药代动力学与已报道的眼部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以便将其转化为临床前模型。了解眼部药物处置是开发安全有效、无眼部毒性的肿瘤药物的关键所在。
6. 药物研发中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建模趋势:对过去20年间应用、组织和平台的深入分析
Eman El-Khateeb, Susan Burkhill, Susan Murby, Hamza Amirat, Amin Rostami-Hodjegan, Amais Ahmad

图 不同研究平台按应用领域的相对贡献
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PBPK)建模与模拟可以整合人体或动物的生理系统参数、药物理化性质和机制性药代动力学数据,以预测不同药物在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的吸收、分布和消除。本文评估了过去二十年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回顾了期间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文章的发表趋势,并探讨了不同分析软件平台、主要应用领域和所属组织的发展对其的推动影响。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可查阅论文原文
7.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III类药物转向生物等效性豁免的科学考虑:建模和模拟的帮助
Fang Wu, Rodrigo Cristofoletti, Liang Zhao, Amin Rostami-Hodjega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7年版指南中提出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生物等效性豁免的资格标准,包括药物在生理pH范围内的高溶解性及剂型考虑。然而,采用传统的质量平衡反褶积方法进行体内外相关性(IVVC)研究不适用于可快速溶解的BCS III类药物(高溶解性低渗透性)。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可通过调节房室吸收及转运模型,建立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从而理清其在体内溶解、胃肠道转运、渗透等不同的吸收分布过程。本文系统性地评估了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在体内外相关性和生物等效豁免中的应用进展。本研究呼吁关注于辅料对药物溶出和渗透的影响,关注于开发PBPK模型,通过虚拟临床研究模拟将体外特征研究和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联系起来。
8. 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ecamtiv mecarbil缓释片的用药可替代性和食物对其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Ashit Trivedi, Rajneet K. Oberoi, Mia Mackowski, Pegah Jafarinasabian, Hanze Zhang, Stephen Flach, Mary Ann Simiens, Bianca Terminello, Siddique Abbasi, Sandeep Dutta, Edward Lee

图 空腹和进食条件下口服不同剂型及剂量OM后的算术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Omecamtiv mecarbil(OM)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本研究通过两项开放性标记、随机、交叉研究,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估了食物对不同规格的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以及两片25mgOM缓释片与一片50mgOM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表明,食物对三种研究规格的OM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均较小,2片25mg的OM缓释片可替代1片50mgOM缓释片。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可查阅论文原文
9. 法匹拉韦在肝胞质液内的生物转化:人、猴、大鼠和小鼠的物种和性别差异
Nobumitsu Hanioka, Keita Saito, Takashi Isobe, Susumu Ohkawara, Hideto Jinno, Toshiko Tanaka-Kagawa

图 Favipiravir 在人、猴、大鼠和小鼠肝细胞质中的生物转化活性
法匹拉韦(Favipira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对多种RNA病毒展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作用。法匹拉韦在人体内通过醛氧化酶代谢为无活性的氧化代谢物(M1)。本研究对人类男性和女性、猴、大鼠、小鼠的肝胞质液进行分析,研究法匹拉韦在体内向M1的转化。研究表明醛氧化酶在法匹拉韦的肝脏代谢中的作用因物种和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评估法匹拉韦对新型及变异病毒的抗病毒活性。
10. 早产儿中对乙酰氨基酚的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代谢酶和心输出量的影响
Olusola Olafuyi, Mohammad Yaseen Abbasi, Karel Allegaert

图 早产儿APAP的模拟血浆浓度-时间分布
在早产儿中,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ling, PBPK)可以帮助研究成熟因素和非成熟因素对具有复杂年龄依赖性代谢途径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APAP))的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Olusola Olafuyi研究团队评估了早产儿中药物代谢酶发生对对乙酰氨基酚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并利用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降低心输出量对其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点击每篇文章标题可查阅论文原文
关于期刊
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
- Editor-In-Chief: K. Sandy Pang
- Impact factor: 1.627
- Online ISSN: 1099-081X
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 出版有关生物药剂学、药物处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综述与简报,我们尤其欢迎与药物研发和治疗直接相关的文章。主要关注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动物和人体药理学研究,侧重于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及组织浓度相关的治疗反应、药效学和毒性研究
- 药物体内外吸收、分布、代谢、转运和排泄等有关人体用药的研究
- 膜转运和酶相关研究,包括如何调节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对药物吸收和处置的影响
- 药物研发中的模拟和建模
最后编辑于 2023-02-15 · 浏览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