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手术+三维成像+精准定位+放疗术中“一站式”完成 —— 团队“作战”,精准打击
【305】手术+三维成像+精准定位+放疗术中“一站式”完成 —— 团队“作战”,精准打击“癌王”胰腺癌
2022-12-24,收录
2022年10月18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院长带领胰腺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利用移动式CT设备获取患者术中瘤床实时图像,通过术中放疗计划系统制订三维治疗计划,成功完成一例移动式CT图像引导的胰腺癌术中精准放疗——手术+三维成像+精准定位+放疗术中“一站式”完成,这种联合治疗技术可以对胰腺癌进行“精准打击”,有效降低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
标题-1:剂量难控,“癌王”诊治进退两难
胰腺癌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是目前公认的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治疗难度非常大,素有“癌王”之称。研究数据表明,即使实施标准的胰腺癌根治术并结合术后化疗,也难以彻底清除具有潜在复发转移风险的微小瘤灶,约有超过40%的患者在术后1年内出现局部复发。想要提高手术的根治度,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对潜在的高风险区域进行放射治疗是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临床采用的术后治疗手段多是同步放化疗,也就是在手术后,同时进行常规体外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较深、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对放疗剂量敏感等因素影响,极大地限制了放疗外照射的射线剂量。如果处方剂量过高,将明显增加靶区周围的胃肠道等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如果处方剂量偏低,又会影响胰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最终加重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同时腹腔内胃肠的正常生理蠕动、脏器内气体的含量等,也对放疗的靶区的精准定位有一定的影响,单纯的体外放疗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标题-2:三维术中放疗系统,实现瘤床“精准打击”
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郝继辉院长带领胰腺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利用外科、放疗相结合的综合优势,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术中CT三维成像的三维术中放疗计划系统(图1)。治疗团队开创性地整合多种术中影像引导新技术,包括利用术中CT设备及去伪影技术,在30 秒内快速准确地采集患者术中瘤床区域高质量图像;基于术中实时CT,对瘤床和复发风险较高区域快速勾画,计算并得到三维图像和剂量分布结果;根据实时图像进行准确、快速的剂量叠加;术中放疗施用器根据治疗计划和患者术中图像进行准确配准等。
通过这套系统,医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判断术中放疗区域并进行靶区勾画,更为直观地看见术中放疗部位与复发风险较高区域的三维剂量分布信息,从而更准确、高效地判断术中放疗效果,更好地保护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精准调整的照射剂量,可以对肉眼不可见的胰腺癌细胞实现“精准打击”,进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体生存率。
标题-3:精准放疗,先进技术临床成功应用
10月18日,三维术中放疗计划系统首次被应用于临床,郝继辉院长带领团队,为一名胰腺癌患者开展了首例移动式CT图像引导的胰腺癌术中精准放疗(图2)。该患者肿瘤位置靠近重要血管,后期的体外放疗难以做到精准定位和重要组织保护。结合患者治疗方案,治疗团队术中将肿瘤完整切除后,利用C形臂CT实现瘤床区域的三维快速成像(图3)。同时,通过三维术中放疗计划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并调整患者术中放疗实施方案,保证了术中放疗施用器在靶区的位置准确性。在团队的整体密切配合下,术中放疗顺利实施,手术成功完成。
“原先国内术中放疗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缺少基于影像学的计划系统,靶区确定与剂量的给予很大程度上依靠医生的经验,缺少给予患者术中三维影像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郝继辉院长介绍,“三维术中放疗计划系统能对术中照射靶区精准定位,进一步提升了术中射线杀灭癌细胞的效果,同时也改善对放疗区域的正常组织的保护。”
标题-4:小结
未来,结合新的硬件和软件,基于患者手术的实时图像,医生还将针对复发风险较高的区域进行靶区快速勾画、快速剂量计算等工作,从而为术中放疗的剂量评估、放射线敏感器官的保护、术中放疗区域远期生物学效应等提供指导,研究团队还将尝试把此精准术中放疗技术推广到需要术中放疗的其他癌症手术当中。 (通讯员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朱芸)
中国****报
肿瘤周刊2022年11月24日B1版.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