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微信群对话中医药--央视播报:艾灸抗疫效果显著!

发布于 2022-12-28 · 浏览 1129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微信群对话中医药--央视播报:艾灸抗疫效果显著!

医经学苑 2022-12-27 06:00 发表于福建

 

https://mp.weixin.qq.com/s/4CkHMLD7AjfV-mU6m64MGQ

 

1,辛老师:

这个视频,是昨天河北二院张民强药师(精准营养微信群,群主)转发的。我自己先亲身体验。结果,腹部艾炙了几分钟(还没达视频介绍的时间长度),就感觉全身舒解了,原来剩余下全身酸痛症状消失了,人的精神气也基本恢复正常了。原计划再煎服一剂中药汤剂,也取消了。

​   我的夫人,这次感冒症状,比我重,但生姜+葱白-煎汤+红糖,半夜自煎服,把全身寒战,发热,控制住了,第二天继续服用,第三天体温正常,无畏寒。但余下全身胀痛,昨天我亲自体验艾灸后,建议艾灸,加红外线灯照。全身不适症状改善明显。我们俩个基本没有用药,至多对症治疗,夫人用2次泰诺,止痛,用药后头痛症状消失。

​   本人这次不发热,只是全身肌肉酸痛,三剂中药。昨天下午还散步了一圈,基本上都恢复正常了。

​   我家备有常用药,但是我这次对莲花清瘟之类的寒凉药,一点都不用。通过考察,家属群里中招感冒的,基本上都有拉肚子症状,分析,这个感冒是属中医“风”的“”,中医药理论,讲究“辨证”,药不对“证”,不但治不好病,还反作用。以前就曾遇到这种现象。服了莲花清瘟胶囊4粒,半夜至凌晨,腹泻(水泻样便)近20余次,我说,不对“证”了。紧急服了思密达2小包,才止住腹泻。但以前很多次用莲花清瘟,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我分析,同一人,不同时间发病的“证”不一样

​我对中医基础,下功夫不大,但我对它信任的。现在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没有做好,包括中医专业自身,西医用中药,别说“辨证”,根本就不懂什么叫“辨证施治”!

最近一个录音(女声),讲述如何抗疫情,一开口,莲花清瘟不能吃,肝功能损害,如何如何。我研究药物性肝损,也化了一定功夫,怎么没有见到莲花清瘟引起药物性肝损研究报告?!

​   中医药,中国历史自有一套经验总结,叫不懂中医药理论的人,来评论中医药在抗疫中作用,这是用错了人。如同一个针灸科主任医师,去评论西药的申报。文不对题!

​2022-12-28,凌晨,4:40,记录,辛老师

 

2, DXY合理用药微信群(赵医生,中医)回复艾灸: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阴虚火旺者,不可以灸

 

火逆证→腰以下必重。而痹

 

虽然许多伤寒论条文里面所说的暂时还没和临床对上号

 

但抱着已经见识过的,可以说里面描述的,真实可靠,没见过不等于不存在

 

我见过的还很少很少,因为我几乎不接触重症,所以见到的顶多小感冒被误治后的症候群

比如说发汗后胃胀不舒服,西医讲的药后消化道反应症候群

比如说发汗后心悸加重→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前期症候群

比如说艾灸或者熏蒸后,但头汗出,这个在腰椎科做完治疗后很容易见到

 

还有半身汗。

 

3,浙医大73医12班,陈为民校友,回复:

 

不要捧上天,也不要踩在地;不要仰视高看,也不要俯视贬低;不要一下子神药,一下子无效;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要走极端,包括现在北京进医保的paxlovid,不久前还说资本家骗钱,一下子成了“特效药”,有抗病毒的特效吗?

 

中医很深奥的,要个体化,因人而异,因时(季节)而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2022-12-28,6:30

 

4,DXY合理用理微信群(继续对话)。

 

1) 赵医生(中医

我们长(常)说的针灸,针灸,忽略“针”单独推“灸”,总感觉不对劲。

我们都知道,针灸是理论支持是经络学

 

离开经络学基础,许多东西就容易变味。

比如说受凉了,出现了拉肚子,这个拉肚子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西医可能会马上止泻,比如思密达,比如泻立停,甚至还有其他收敛类止泻药上。

 

凉后出现腹泻,这个腹泻是人体感受寒邪后的一个应急反馈祛寒机制,通过腹泻甚至水样便,给身体“减负”,所以受寒导致的腹泻,在外寒没散完之前,尽量不要止,否则会留邪于内。

 

所以藿香正气散黄连素片还是差别很大的。

 

 

2),辛老师:

 

你这个理论,类似于西医消化科医生治疗病毒性肠炎腹泻的处置理念。包括西医儿科医生处理秋季腹泻,让它泻,边泻边补液,但家属病人难接受了!

 

我会诊过一16岁中学生,校门口小摊上,吃了肉包子,2天2夜腹泻,西医用头孢噻肟,补液补电解质,2天2夜了,还是泻不停,消化科主任请我会诊。他介绍,西医理论,就是让他泻,不止泻。但临床腹泻再不止,病人家属受不了

 

我的处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思密达止泻,紧急调拔药,看着病人服了药,当晩泻止。

 

我这次夫人出现了拉肚子,连3次,人很累。她也运用“让其泻,排毒素”理论,不服止泻药。我坚持让其用思密达1包。

我的观点:总得先让自己减少痛苦,这个是第一目标。服了一包思密达,拉肚子停止了。

 

理论上东西,死搬教条,不行。

 

2022-12-28,6:57,记录,辛老师

 

5,DXY微信群,续上对话(7:02):

5,1,赵医生:

辛老师,不是的。不是一边补液一边泻。

只要大便超过两次,绝对是病态,而不是常规

 

5,2,辛老师

这个还差不多,认同

 

5,3,赵医生

而且这个属于急诊,一刻也不能延误,否则很容易导致变证出现

腹泻,无汗,假设有明确的受凉史,精神尚可,舌尖不红,这个时候可以首选藿香正气散

辅助热汤,达到皮肤为似有汗状态

 

5,4,辛老师

西医儿科,对秋季腹泻(轮状病毒)处理腹泻,也是补液、补充电解质。但儿科医生与我聊天,患者家属不接受了。

 

5,5,赵医生

然后观察心率,及小便的量及颜色。

若腹痛在汗后不缓解,就需要重新辨证;

若腹痛在汗出后能缓解,下一步就需要看精神状态如何,精神欠佳,心率加快,参姜水就需要跟上,和热米油➕ 糖盐,交替口服,一直到小便量大不黄;

腹痛呕吐腹泻,这是急诊范畴,里面细节问题必须掌控,否则就需要西医处理了;

若舌苔厚腻不减,患者腹泻前吃过不好消化食材,大便气味重,这个时候保和丸需要跟上;

若泻下不爽,舌红明显或者肛门灼热,这个时候可能枳实导滞丸都有机会;

当然,单纯受凉的不是这种

我**(家人)有次腹泻八九次后才打的回家,当时我见到后表现是乏力,欲呕,发烧,恶心感严重,不能饮水;

由于无汗,所以第一时间先针刺肘窝放血,但大概是针细,或者脱水严重血管不好找,半天挤出一滴血,恶心欲吐但据说吐不出,拍痧也不见汗。于是寻思着吐法之中必兼汗法,想到这找来两支藿香正气水,剪口,一次挤他口中,由于这个刺激性很强,不到一分钟就吐了出来,吐出中午的食物残渣,气味熏人,吐完后他汗出了,然后说胸闷气短好多了,马上热米汤跟上,少量多次频服,见小便量大后才让他睡,半夜醒来小便后继续热米汤➕ 糖盐灌,天亮后就基本恢复,听到键盘打字声了;

急性吐泻,先分清是先吐还是先泻,特别是晚上半夜出现急性腹泻的,先汗后小便,次序不要错;

汗→肺气宣发

小便→肺气肃降;

汗尿便为指标,合口服补液及辨证论治中药干预,基本上可以省略西医输液了。急性胃肠炎。秋季腹泻这个貌似有点难度,见得少没经验

急性胃肠炎的呕吐腹泻,我有把握一个子午时搞定,但秋季腹泻没把握。

 

6,药物咨询汇总

6,1,辛老师:

我的老朋友微信中一句话,最形象了!--全国人民当医生!

 

微信咨询最多的,是布洛芬(各个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能不能同服?隔多少时再服?服了热不退?哪个对白细胞下降影响大?

放支架病人退热选药?太多太多了。都不是高大上的哪个特效药,神药学,而是网上介绍的基础用药。大部分没有给汇总出来。

实际是实实在在民众关注的具体案例。现实意义很重大。常用感冒药,肝功能损伤,胃穿孔,………都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

 

2022-12-28,8:05微信回复记录,辛老师

 

6,2,宁波李惠利医院药学主任周华回应:

300mg对乙酰氨基酚+400mg布洛芬的制剂中国有,国外也有,原研是GSk产的advil,美国是OTC药品;


(注:说明书 )

日服量吓你一跳。8片什么概念?325mgx8=2600mg>2000mg;

布络芬:400mgx8=3200mg>1200mg

广州南新制药可是个大企业。

最后编辑于 2022-12-28 · 浏览 1129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