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知识分享|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

发布于 2022-12-22 · 浏览 5045 · 来自 iOS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乐痴于医 推荐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

一、概念:

1996年,Hinchey首先报道并称之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RPLS患者大脑后部脑灰质也同时受累,因此统称为PRES。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

二、病因:

常见病因:恶性高血压妊娠和围生期子痫等;各类严重肾脏疾病;器官组织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及细胞毒药物;肿瘤化疗药物;

少见病因:结缔组织病;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量输血、AIDS 及酒精中毒等。

三、临床表现:

一般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表现为颅高压症、癫痫发作、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视觉障碍,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通常为可逆的,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发生明显缓解。

四、影像学表现:

1、CT:多表现为双侧顶枕叶的对称性片状低密度影。

img


2、MRI:典型的MRI表现是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偶可累及枕叶、顶叶皮质。病灶在T1WI显示为等或低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FLAIR可更清楚地显皮质下较小的呈高信号病灶。PRES病灶在DWI主要为低或等信号,ADC为高信号,即为血管源性水肿的典型信号改变。 但PRES也可在DWI呈高信号,ADC值呈正常信号或稍低信号,提示PRES病变区血管源性水肿有可能发展为细胞毒性水肿,严重状态下可能发展成为脑梗死,可能与其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病理改变向细胞毒性水肿发展有关。

img


五、鉴别诊断:

1、脑梗死:影像学表现多累及距状裂和枕叶中线旁皮质, 常伴丘脑、 中脑、 小脑的梗死, 急性期病灶为细胞毒性水肿,DWI 图呈明显高信号,ADC 图呈低信号 。

2、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脑水肿:其脑水肿亦属于血管源性,影像学表现为脑内低密度影及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低信号,但同时可见脑出血、静脉窦异常高密度及异常信号改变,CTA、MRA、DSA可见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闭塞等,从而作出鉴别。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史较明确, 伴发热、血常规高等, 好发颞叶、 丘脑等区域;:脑炎在发病前有感染病史,常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CT、MRI检查大多表现为白质和皮质同时受累,双侧病灶大多不对称,脑脊液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可逆性后部脑白质脑病|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综合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可逆性后部脑白质变性|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 (9)

最后编辑于 2022-12-22 · 浏览 5045

3 95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