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岩妇科临床用药
柴松岩老师乃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深谙药物性味归经,注重药物间之配伍,临床组方用药精良,笔者师从老师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在妇科临床的部分用药经验选析归纳如下:
一、车前子
车前子味甘,性寒,入肝、肾、小肠、肺经。《本经》云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别录》曰其“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本品甘寒滑利,既清热利尿,渗湿止泻,又补益肝肾,清肝明目,并具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淋病尿闭,暑湿泄泻,目赤昏花,痰热咳嗽等症。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车前子确有显著利尿作用,不仅增加水分的排泄,且同时增加尿酸、尿素、氯化钠的排泄,并有一定降低血压作用。
柴师往往将车前子“甘寒滑利之性、滋补肝肾之功”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之以下诸情况:
1.利水消肿
对于羊水过多、妊娠水肿、输卵管积水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的水肿,辨为湿热证者,老师常用车前子配合冬瓜皮、茯苓皮、泽泻、瞿麦、萹蓄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
2.引血下行
对于肾虚、血虚,冲任血海不足之不孕、闭经等证,在补养阴血的同时,常用车前子作为使药引血下行,引药入血海。老师认为,调经过程中,车前子较牛膝作引经药更为稳妥。车前子不仅引血下行,又补肝肾之阴。牛膝引经同时尚有活血之性,对阴血足、有瘀滞者可用,而于血海不足者用之欠妥。
3.促排卵
对于排卵功能障碍的病人,老师因其滑利走下之性,喜用车前子配合细辛、三棱、蛇床子、巴戟天等同用。
4.补肝肾明眼目
对于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车前子不仅滋补肝肾之阴,还能清肝明目。常配女贞子、旱莲草、菊花等治疗阴血不足之头晕目涩。
5.清热利湿
车前子甘淡微滑,善于清利湿热。对于湿热下注所致之小便淋沥涩痛、下腹痛、带下量多等症,老师常配合土茯苓、泽泻、瞿麦、萹蓄、黄柏、马齿苋等使用。
二、生牡蛎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肾、肝、心经。其性寒质重,故能益阴潜阳、镇惊安神;其味咸、涩,又有软坚收敛固涩之效。《药性论》曰:生牡蛎“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药性切用》说生牡蛎可“涩精敛汗,潜热益阴,为虚热上浮专药”。本品用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可益阴潜阳;用治惊狂烦躁,心悸失眠,可镇惊安神;用治自汗、盗汗,遗精崩带,久泻不止,可收敛固涩;用治瘰疬痰核,可软坚散结。此外,生牡蛎用治胃痛吐酸,又有止痛止酸之功效。
1.固涩止血
柴师在妇科临床应诊时善用生牡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临诊常与生地同用,效果甚佳。
生牡蛎益阴潜阳、收敛固涩,生地滋阴凉血。两药合用既补充了出血所耗之阴,又能清热凉血固涩止血。二者药量比例应掌握在2:1,出血量多,药量增加;出血量少,药量可减少,但总体比例不变。
同时,对生牡蛎在方中的使用,老师强调应因人、因证、因病、因不同月经时期而不同。
(1)无卵泡、不排卵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生牡蛎等固涩药。若遇不规则出血需用生牡蛎止血,也应同时配合香附使用,使其固而不滞。
(2)对于月经周期短的病人,经血刚净,可加大剂量使用生牡蛎,取其收敛固涩之性以期推迟排卵,延长月经周期。
(3)带经日久者可用生牡蛎止血,但须注意用药时机,应选择在月经第5天开始,以免留滞应排出的脱落内膜。
(4)淋沥出血者,近月经期不可用生牡蛎,防其干扰正常月经周期。
2.软坚散结
在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癥瘕积聚之证时,老师常用本品配合夏枯草、三七粉等软坚散结,销蚀包块。
三、浮小麦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未成熟的瘦小麦粒,以能浮在水面者为好。本品味甘、淡,性凉。甘能益气,凉以除热。《本草纲目》说浮小麦可“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柴师在妇科临床应用浮小麦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取《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证之方义,用其养心除烦止汗以治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潮热、汗出、烦躁、心慌、失眠等病证。
2.因浮小麦有养心阴除烦热之功能,故可达到缓急迫之效用。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如患不孕、闭经等病证,久治不愈,常出现精神紧张、抑郁、烦躁等情况,故在临床辨证治疗组方时,要特别注意佐用适当的药物以缓急迫。此时柴老喜用浮小麦、合欢皮、百合、炒白芍等药,并兼顾月经周期的情况。如:因炒白芍有收敛之性,恐其影响排卵,故排卵前之病患不宜用炒白芍。
四、桂枝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之功效。桂枝向上向外,透达营卫,解肌发行而散风寒;温通胸阳而解胸痹;温通心、脾、肾之阳气而消除痰饮水湿;温通经络而除痹,温通血脉用以调经;温中散寒而治中焦虚寒证。因其能温通阳气、血脉,经络,温化水湿,柴老在妇科临床中常用之配伍治疗多种疾病。
1.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多有排卵障碍。造成不排卵的原因有二,其一为囊壁厚,坚韧,卵排不出;其二为卵泡不成熟或呈闭锁状态,无排卵功能。柴老治疗本病以降泻通利补肾为原则,方中常配伍少量桂枝,取其温通之功性,又祛多囊之水湿。
2.不孕症病人中有一部分是由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不通造成。柴老有时用桂枝配伍治疗该症,是考虑这类病人输卵管不通系局部炎性粘连所致,属中医湿浊凝滞胞脉不通的病理改变。此时用桂枝,一则取其温通、走而不守之性,二则取其温化水湿、气化之性,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湿浊去则脉道通。
3.子宫内膜异位症,柴师据其发病机理,常配伍桂枝治疗该病。桂枝既可温通血脉,又能化水湿,经后用之可收到两全之效,达到散瘀血,去湿邪,解经痛,化包块之功。
柴老强调在使用桂枝治疗月经病时还应注意:对出血性疾病,月经量多不可用,排卵后不可用。排卵后应以固为主,若病情需要使用桂枝,亦应配伍白芍佐制其动性。
五、柴胡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胆二经,微香升散。有和解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用治寒热往来、疟疾、黄疸、胸胁胀痛、口苦、头痛、目赤、月经不调等症。
虽柴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也有人因其具“升散”之弊而弃之不用。女子多气血为患,《本草从新》用柴胡“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柴师根据柴胡具生发阳气,调达气机之用,进而可舒肝解郁,疏气调经,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使之在不同的方剂配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1.对于排卵期后BBT已上升者,柴老善用柴胡。柴胡升阳举陷,理气调经。柴老以排卵后BBT升高为阳证,此时用柴胡可使下陷之阳气上升,保持BBT持续在高温相,维持黄体功能。
2.育龄妇女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所患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不孕等多与情致因素有关。此时用柴胡能够顺其条达之性,发其抑遏之气,调理气机。气行血畅则经自凋。
3.柴老有时也用柴胡为引经药。柴胡入足厥阴肝经。肝经络阴器,若感阴部抽痛不适,可用之引经为使药。
4.柴胡有升散之性,还可通过升腾脾胃之阳气,使之运化正常,将湿邪化为阳气,转为津液起到升散化湿之功。对于长期失血的病人,若辨为脾虚证,柴老常在使用黄芪、太子参补气的同时,佐以柴胡升阳益气,加强补气药的作用。
5.对幼女,柴老不主张使用柴胡,以免过早引动相火。
总之,柴师临诊组方用药强调患者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之不同特性,既遵循传统医学之用药理论,又因证制宜、因人制宜,忌不论个性,用药千篇一律。
本文摘自王莒生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经验集》,特表致谢!
最后编辑于 2022-12-18 · 浏览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