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医药助力艾滋病患者“共享健康”

发布于 2022-12-16 · 浏览 122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4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中医药助力艾滋病患者“共享健康”


**报,2022年11月29日(8)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颖




中医药参与艾滋病的治疗已有30多年,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目前,我国新报告艾滋病感染病例数、特定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艾滋病耐药传播等形势依然严峻,各种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肾与骨骼疾病及非艾滋病定义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学者不断探索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的治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00多个治疗点。


抗艾30余年取得显著成效


中医药是艾滋病防治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工作始于1987年“中坦中医药合作试治艾滋病项目”。从1990年开始,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相关研究逐步在国内展开。


2008年,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全国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大型科研协作,构建了有中医药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带领全国同仁建立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核心的全国中医药艾滋病协作网络,搭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平台,发布了《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等25个指导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培训人员近万人次,培养了一支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中青结合的中医艾滋病临床与科研队伍,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比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研工作,艾滋病中药新药开发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政策法规出台较少。艾滋病中药新药分为抗艾滋病病毒药艾滋病辅助用药(增效减毒、提高免疫、改善症状等)。截至2020年12月,治疗HIV(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23个,新药注册申请6个,临床试验申请前沟通交流申请1个;其中,批准临床试验12个(获批时间均早于2010年),批准生产1个(2005年获批)。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且有疗效的抗HIV中药复方中研2号、艾宁颗粒、免疫2号、唐草片、益艾康胶囊、乾坤宁、艾可清胶囊等。


发挥中医药四大特色优势


以2003年国家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为时间节点,2003年以前,中医药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尝试阶段,临床试验质量较差、证据级别不高,多属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研究方法多为自身对照;2003年后,按照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部署,中药的临床研究逐渐规范,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设计,证据级别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在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艾滋病治疗中参与能力显著提高,治疗人数逐年上升。现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简述如下。


1.延缓发病


HIV感染急性期过后,一般都会经历8~10年的无症状期。这个时期是中医药干预的黄金时期,主要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推迟发病时间或进入艾滋病期的时间。随着“发现即治疗”策略的推行,中医药介入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不愿意过早接受抗病毒治疗而寻求中医药的干预。


2.调节免疫功能


调节免疫功能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促进免疫重建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在“以平为期”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太过”与“不及”,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即扶正以提高免疫功能,祛邪以抑制免疫激活,从而达到免疫重建的目的。如有研究显示,中药青蒿的提取物作为免疫抑制剂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通过调节Treg通路促进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此外,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也显示,雷公藤可能在抑制艾滋病患者异常免疫激活,提高CD4阳性T细胞计数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发挥中医药双向调节的优势,通过促炎/抑炎等揭示促进免疫重建的作用机制,为“说明白、讲清楚”疗效提供依据。


3.中西药协同增效


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抗病毒疗法的疗效,中西药合用没有新的毒副作用出现。有研究发现,抗病毒药与中药服用时间要间隔1小时以上,可避免影响西药的血药浓度,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4.改善症状


改善症状是中医药的优势,针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与相关药物毒副作用导致的常见症状,临床一般以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探索中医证候疗效,如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咳嗽,含漱液、消糜颗粒治疗口腔疾病等。


综合干预让患者活得更好


2004年,作为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具体措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国家多部委的支持下开始实施,中国中医科学院是此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各项目省建立了以省级机构为技术支撑、以县级中医医院为主要依托、以患者集中的乡村卫生室或城市定点医院为诊疗现场、各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临床救治体系,并针对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特点,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探索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诊疗和管理模式。截至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带领全国团队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综合干预方案”,累计治疗艾滋病患者7万余人次。


艾滋病全病程综合干预方案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综合干预方案由“辨证论治”和“辨体调护”两个部分组成,辨证论治可口服中药、中药外治,也可以采取艾灸、推拿、穴位贴敷等非药物疗法;辨体调护则包括食疗药膳、经络养生、五行音乐、心理疏导、导引功法等。临床中常常上述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命,保证患者有质量生活”的目标。

最后编辑于 2022-12-16 · 浏览 1223

回复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