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3Dslicer与ImageJ:DCM2NIFIT后的调整窗位

话题开始前,先有一点不要误会。并不打算开启某些软件的教程,教程其实很多平台搜搜都能搜到。只是打算分享些不怎么被记录的冷门。
有些冷门小技巧如果学会,可能会在实际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ImageJ和3Dslicer是个影像处理方面功能强大的免费开源软件,正因为是开源,就不用考虑经费、版权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处理图像原始数据时,有人喜欢用DICOM格式的原始图像数据格式,有人喜欢用nii或者nii.gz格式,这里我偏向于后者。因为国际上对病人隐私保护非常严格,DICOM格式数据通常包含病人个人信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换,消除隐私保留纯图像。再加上后者本身也能节约很大的空间。
DICOM转NII常规都是
进行NII转换后,窗就会发生变化,我之前都用的软组织窗就变成了肺窗,这个时候不用担心图像信息有改变,包括格式转换后也不会影响本身图像信息的采集(此说法先后从日本教授和Radiology上的通讯作者那里得到过证实)。
3Dslicer调整窗简易方法:

在4.11之后的版本中新增加了调节工具,在菜单栏中,鼠标工具的右侧,选中此工具并选中相应的选项,即可对窗宽窗位进行调节。默认为Adjust,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上下左右滑动即可对窗宽窗位进行调节,调节到满意为止。
选项Select region。按住鼠标左键滑动形成矩形松开,使矩形范围内的组织显影最清晰。
除此,ImageJ也可实行调节,ImageJ虽然看上去简单不怎么消耗内存,但是运行快速,功能非常强大。格式转化后的窗位调节视频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