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静脉穿刺竟然可以反着来,逆向穿刺法要注意什么?

护士 · 发布于 2022-11-28 · IP 浙江浙江
3746 浏览
icon印雅 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2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话题讨论

静脉穿刺可以反着来吗?

超超护士是我们科室的静脉穿刺高手,工作也有十多年了,可以说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静脉穿刺难题。

不久前,她被借调到感染科,该病区有一部分病人是消化肝病科的病人,由于周转快,基本上都是外周静脉留置针,也有一次性钢针穿刺的,很少有病人愿意选择 CVC,更不用说是 PICC、输液港了。

近日,护士超超与笔者分享了一张留置针逆向穿刺的图片。

据超超说,这个采用逆向穿刺进行静脉输液的是一位丙肝病人,血管条件很差,责任护士就在患者的手背上留置了 24 G 留置针一枚。

由于该段静脉也是又细又短,不够直,又用了一条胶布进行皮肤牵拉,这样滴速倒也通畅。

img


(图片由作者提供)

那么,静脉逆向穿刺是否可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通过文献复习进行总结。


逆向穿刺:哪些部位静脉可以选择?

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只要掌握其优缺点及适应症,扬长避短,就可以起到合理安排静脉血管,保护静脉血管的作用。

1.手背静脉网:手背静脉网是上肢浅静脉的一部分,位于皮下,与深静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因此,在手背静脉网处作逆向穿刺可以通过这种网状结构向右心回流。

img


(图片由作者提供)


2.足背静脉:靠近趾掌关节处的小静脉,弹性好且较粗,但因其较短,且靠近趾掌,常规穿刺不易进针。


如果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上述不利因素即可改善,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可在足背静脉弓小静脉进行逆行穿刺。

img


(图片由作者提供)


3.小儿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一般首选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颅骨缝隙间静脉逆行穿刺。

img


(图片由作者提供)


4.体形较瘦患者的胸部或腹部静脉:胸腹部静脉丰富,分支多,可长期选用;另外,胸腹部皮肤薄,进针疼痛不明显,并可在输液结束后短时间给予保留,便于治疗。


5.前臂范围静脉:也有学者将逆向穿刺留置针应用在心衰患者中,选择前臂范围中血管粗直部位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者持针与皮肤保持 10~30° 进针,见回血后将外套管送入并将针芯拔出固定。


因为进针方向是与血流方向相反的,所以进针后更容易观察到回血情况,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友情提醒:穿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文献报道,逆向穿刺输液是一种有效的静脉穿刺输液的方法,采用逆向穿刺输液,药物滴速及输液效果不受影响,对血管条件差、长期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者更有临床意义。


不过,临床上如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要注意以下 4 个问题:


1.细小静脉不宜。选择静脉时,不宜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流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如果逆向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致使穿刺输液失败。


2.水肿患者不宜。水肿患者因为血容量扩张引起静脉压升高,栓塞等致患肢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


静脉压升高可使毛细血管静脉端的静水压升高,从而造成毛细血管静脉端的组织间液回吸收障碍,使滤出大于重吸收,导致组织间液扩张。


如果行逆向静脉穿刺输液,轻者液体不滴,重者加重组织间液扩张,加重肢端水肿。


3.成人下肢不宜。由于重力作用以及下肢处于远心端的影响,下肢的静脉循环不如上肢,下肢输液药物能通过心脏泵血达到全身各处起效的时间慢于上肢输液。


特别是老年人体质弱、大手术后等需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差,因而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4.刺激性药物不宜。输入一些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如配伍有氯化钾针剂的液体、甘露醇等不宜选择逆向穿刺。


因为逆向穿刺的静脉往往细小,输液时疼痛感更强,且刺激性强的液体更容易使静脉发生硬化。


此外,如化疗药物禁止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因为这些药物静脉不良反应严重,如发生静脉炎或药物外渗会影响肢体功能。


另外,需要临床护士周知的是,任何操作都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即使是常规穿刺法也不例外,逆行穿刺法不作常规选择


对于静脉条件不好的病人,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及早制定合理的输液计划,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等。


如选择逆向穿刺法,一定要先进行充分告知,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话题再现


大家是否还记得护理时间在文章:看图找茬 | 这枚留置针留了 29 天后拔除,你能看出拔除原因吗?给大家留的问题?


我们现在来公布答案:


该患者在出院前一天突发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再加上全身营养状况差,伴有低蛋白血症,导致右上肢肿胀更加明显,穿刺点出现了渗液、渗血。因此,最后将右前臂部位的留置针予以拔除,在左手背重新留置了一枚留置针。

img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此也非常感谢临床护理老师的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及拔除原因。

内容来源:丁香护士 董明芬


参考文献

1.曹燕. 逆向静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4).

2.林燕欢. 逆向穿刺留置针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大医生,2017 年 9 月.

3.朱晓宇,相琼,等. 改良留置针穿刺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

4.范雪艳,商丽芳,苑艳婷 . 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心内科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3,27(23).

5.钟华荪,李柳英,主编.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 3 版).

3 6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