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结直肠De novo 癌,你是否认识和了解?

消化内科版版主 · 最后编辑于 2022-11-19 · IP 上海上海
3754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部分报道曾描述了一种微小而极具侵袭性的结直肠癌,因其缺乏起源于腺瘤的证据,被称为“de novo 癌(de novo carcinoma)”。 这类肿瘤由于挑战了经典的腺瘤癌变途径从而引起了众多的争议。然而,因为它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

De novo癌,顾名思义就是一开始发生就是癌,它不经过经典的腺瘤途径演变,不出现低级别腺瘤成分。如果周围能看到高级别腺瘤成分,则视为癌,考虑De novo癌。De novo癌的定义目前是存在争议的,大致的标准为:病灶小于1cm;镜下呈高级别上皮具内瘤变/原位癌/粘膜内癌/SM癌,边缘不能看到低级别腺瘤成分。

img

Morson认为,大肠癌起源于息肉、腺瘤及发育异常,否认由(denovo)进一步发展而来。Kuramoto等将切除的大肠全部制成切片,证实了微小的de novo所致大肠癌的存在。

其实,有很多关于Denovo癌的报道,日本关于Denovo癌的研究比较早,相对来说也比较多。对于Denovo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denovo癌的大体形态通常表现为浅表的凹陷型病变(Ⅱc或者Ⅱc+Ⅱa型病变);

2、癌组织的周围没有任何腺瘤的成分的肿瘤,这称之为denovo癌;

3、在过去,认为溃疡型结直肠癌大多数经过息肉隆起的阶段,然而,日本的学者认为相当数量的一些溃疡型结直肠癌是来源于denovo癌的途径,而不是经过息肉隆起的阶段。作为隆起和凹陷的过渡形态来说,Kudo等发现对于半凹陷又半隆起的表浅型的早期结直肠癌的病灶,中央的凹陷部位癌灶通常局限在粘膜层,然而,周围隆起部位的癌灶往往已经侵犯至了黏膜下层。这表明病灶是先通过向下凹陷生长,侵犯到黏膜下层之后作为浸润的结果才导致了向上面隆起。但是,假如病灶是先隆起,之后才出现凹陷,那么,中央凹陷的部位应该比周边隆起的部位浸润的深度更厉害。

4、denovo癌的直径一般小于1cm,恶性程度比较高,极其容易向黏膜下层浸润,甚至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生了转移。

img

图示病理:认为denovo癌的大肠癌T1癌的判断依据是:无腺瘤组织学成分, 病变尺寸一般比较小,通常小于10mm。

其实随着,内镜清晰度发展越来越高端,从过去的模糊,到如今的清晰,逐渐出现了放大内镜,所以对denovo癌的表面的认知和病理的认知似乎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巴黎分型IIc或IIc+IIa等等,而逐渐出现了JNET分型,pit pattern分型等等,进一步细化,文献说,IIc型结肠早癌往往是Denovo癌,IIIs的pit Pattern。对于Denovo癌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理解,希望分享的知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消化版块经验帖合集
14660 讨论
5 59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