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过敏性疾病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除了特异性过敏原免疫疗法(AIT),尚缺乏其他有效治疗措施。而AIT并不能用于所有类型的过敏症,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治疗策略。
外泌体是源自内体的纳米大小的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之间传递货物,通过转移生物活性物质,实现细胞间的交流。如蛋白质、酶、核酸(miRNA、mRNA、DNA)和代谢物,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外泌体不仅以自分泌的方式发出信号,而且以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被邻近的细胞吸收或到达遥远的组织器官。EV 在关键的先天性、适应性和调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免疫细胞利用外泌体来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因此外泌体对过敏和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无细胞免疫疗法。

图1. 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的免疫治疗功能
肥大细胞是过敏反应的关键参与者。肥大细胞(MC)产生的外泌体能中和血清IgE。肥大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在表面表达高亲和力的IgE受体FcεRI。因此,外泌体可以作为一个 "诱饵受体",对IgE与MC表面FcεRI的结合进行负向调节。利用这种机制,MC衍生的外泌体或设计成表达FcεRI的外泌体,可以被用来降低过敏患者的血清IgE水平。
DC衍生的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疫苗,提高保护性IgG反应。来自成熟DC的外泌体与过敏原结合,可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从而产生经典的TH1型免疫反应,提高IgG滴度。高IgG滴度会抑制IgE介导的效应器功能,从而抑制过敏性炎症。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优化,例如添加特定的佐剂或包装经过改良的过敏原以提高免疫原性。总之,基于外泌体的疫苗接种方法可能是过敏免疫疗法中一个有趣的策略。

图2. 外泌体在过敏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已被证明可以激活耐受性DCs,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这一概念在过敏症中也得到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小鼠模型中抑制过敏性鼻炎,而人类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通过miR-146a-5p/SERPINB2轴抑制Th2分化。在另一项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以缓解特应性皮炎。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在抑制炎症方面已被广泛证实,来自耐受性DCs或调节性T细胞的外泌体也提示以类似方式发挥作用。
过敏性疾病正成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此外还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EV,特别是外泌体,已经成为新型生物医学疗法中一个迅速上升的热点话题。与其他可引起抗药物反应的治疗方法相比,外泌体作为活性物质递送载体具有降低抗药性的潜在优势。其他优势包括它们的无毒性、在生物液体中的广泛分布、在特定目标细胞中诱发功能反应的能力、货物的可变性以及它们容易穿越生物屏障的能力。一些基于外泌体的治疗方法正在进入临床,显示出外泌体作为新一代治疗方法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Paul Engeroff, Monique Vogel. The Potential of Exosomes in Allergy Immunotherapy. Vaccines. 2022, 10, 133.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10010133
2、 Buzas EI. The role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Nat Rev Immunol. 2022 Aug 4:1-15.
最后编辑于 2022-11-07 · 浏览 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