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医联动” 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读后感:
这个报道,还是以肿瘤用药为报道主题。事实上,肿瘤患者用:病、医、药、经济成本,都是民众在医药卫生改革三个“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头戏!
前期学习一文医保支付管理的报道【1】,加强药学服务所获得成果,读了很耐人寻味。
标题-1:在实践中形成“三医联动”机制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三医联动”。三医-医药、医疗、医保,
标题-2:构建优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药学服务体系
肿瘤医院药学部:新型抗肿瘤药物 为切入点,介绍优化管理的经验:
开展专项点评,加强全过程处方审核,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监测预警制度,落实分级管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更为重要的是,我院建立了多部门的管理体系、前瞻性的抗肿瘤药物综合评价思路、全程化的肿瘤患者药学服务模式,从而实现肿瘤患者健康利益最大化、药源性损伤与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加强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在抗肿瘤药物的引进、分级管理、多学科诊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运用药学知识为优化临床诊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标题-3:需求侧引导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
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继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开展住院服务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予以公布,
标题-4:兼顾患者病情与药物可负担性
分别从医保、药学、临床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呼吁出台的政策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医药产业创新,推动更多更好的创新药进入临床,惠及更多的患者
2022-11-06,收录,辛老师
文献:
【1】医保前置审核中心是这样运转的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305393
合理用药 中国行动
推进“三医联动” 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报,2022-10-21(5)
当前,卫生健康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准确理解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以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为特点的公立医院改革样本,值得管理者思考。
“日前,由***社主办的“合理用药·中国行动”之“三医联动”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济南站)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与会专家分享了山东省在“三医联动”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会议由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陈玉国、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主任沈承武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侯明主持。”
在实践中形成“三医联动”机制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陈龙飞:2021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强调,我国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三医联动”。为此,我们要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等多种方式,在确保群众受益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三医联动”,稳妥有序地优化医疗服务和确定药品价格。在实践中形成高效的“三医联动”机制,既是对医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对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呼唤。
“三医联动”旨在引导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理解并践行合理用药理念。在这方面,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了大量工作。例如,加强行业党建、强化行风作风建设、加大深化医改力度、构建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构建优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药学服务体系
山东省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莉: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成为临床使用量增长最快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但同时也面临临床应用不合理的现状。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出台了多项围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办法、管理指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于今年1月出台的《山东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24年年底,山东省要基本形成管理制度健全、诊疗技术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的肿瘤诊疗服务体系,要实现肿瘤患者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
我院积极落实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政策,开展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加强全过程处方审核,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监测预警制度,落实分级管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更为重要的是,我院建立了多部门的管理体系、前瞻性的抗肿瘤药物综合评价思路、全程化的肿瘤患者药学服务模式,从而实现肿瘤患者健康利益最大化、药源性损伤与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我院药学部门从实际出发,加强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在新的医保支付方式下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我院临床药师在抗肿瘤药物的引进、分级管理、多学科诊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运用药学知识为优化临床诊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需求侧引导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苟延农: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需要通过需求侧引导和供给侧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我国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强化改革系统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统筹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山东省积极落实《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系统开展医疗机构住院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将山东省82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予以公布。“十四五”时期,山东省要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动“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实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兼顾患者病情与药物可负担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鲁群: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近20年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单克隆抗体等新药的研发和应用,MM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同时,MM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估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证实了疾病缓解程度与长期生存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MM的治疗策略现已强调最大限度疾病缓解和持续治疗的全程管理理念。
创新药时代,移植时机的确定建立在医患双方明确讨论利弊的基础上。高剂量化疗结合移植仍然是年轻适宜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与传统化疗相比,新药联合传统移植显示出更好的疗效,但这需要更多的数据予以证实。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但患者的经济压力是不得不考虑的重点问题。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既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又要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
会上,专家就如何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如何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赋能医药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该环节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马传江主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王清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孔德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鲁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侯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药物部主任孙德清、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张文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妍等专家参加了讨论。
讨论嘉宾分别从医保、药学、临床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呼吁出台的政策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医药产业创新,推动更多更好的创新药进入临床,惠及更多的患者。医疗机构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推动创新药进入临床。此外,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对医生和药师的专业培训,使其熟知创新药的临床价值,提高合理使用能力,加强创新药的宣传推广,真正把好药用在患者身上,从而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22-11-06 · 浏览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