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当患者面查资料」被热议,错了吗?

10月12日,江苏宿迁宿豫区新庄镇医院一男子看病,老医生当着患者面现场打开手机百度查询如何看病。13日,医院负责人解释,该医生水平很高,擅长心脑血管疾病,但骨科是他的弱项。乡镇医院很少有骨科科室,百度查询只作为参考。
骨科并不是乡镇医院的必建科室,但老医生还是想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视频中,该医生还建议患者拿着片子去城里的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医学不断发展,医生需要去不断学习和积累,查资料太正常了。而且医生都有执业范围,所谓“术业有专攻”,遇到这种情况查阅资料是无可厚非的。百度下没啥吧,有时确实一时会忘,查资料恰恰是负责的表现。但要说明的,我们查百度后会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作出判断的。
对此不少医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哪些情况需要查资料:
@悟空是小妖精 :一些高血压和糖尿病用药,我也会查啊,毕竟商品名那么多,谁记得住。
@鹍鹍鵾鵾:有些医生看肿瘤分期一样,也得查书,没必要全记住,而且查书更准确。
@拆台CT:查药典看孕产妇FDA分级,我们医院电脑端没有药典,我的脑袋不是电脑,记不住,为了避免出错,病人咨询的每一个药物我都会上手机APP药典核实分级。
@风湿科聂医生:我给病人看病都用手机查Uptodate,临床指南。不要太相信记忆力,查文献看病比靠记忆力要靠谱。不要太相信记忆力,毕竟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进步。
医生在患者面前查资料,合不合适?
有人说,当患者面查资料正常呀。
医学博主@白衣山猫:张教授给他发了一个信息说,遇到了一个奇怪病历,告诉病人之前没见过这种病,然后就大大方方在网上查文献。

@医学手札 :我说个自己也会当病人面查百度的场景:比如我们生殖科门诊,一些患者随口会说“医生我在吃xxxxx药,影响备孕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患者说的是药的商品名,如果我没听过(毕竟我也不是万事通其他科室的药商品名我也不可能了如指掌),我会先去电脑门诊系统里检索,如果检索不到,我也只能百度看看这个商品名对应的药到底是什么成分。
@鼹鼠的小屋 :我都会当着患者的面翻看“用药助手”之类的app,没啥特殊的,不懂就查不是很正常的吗?
也有人说,最好不要在患者面前查资料。当面查会让患者不信任自己,所以很多医生其实都不会真的当面查,显得自己不专业啊,那样太尴尬。
还有人建议,应该装作有事情,去门外查好再进来,当面查及时患者能理解,但确实信任度上会让患者打折扣。
最后编辑于 2022-10-14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