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师请看:评估受精卵质量时,你知道还有细胞质晕(cytoplasmic halo)这个指标吗?

工作经验分享系列
大家好,我是在辅助生殖实验室工作的问问同学。
我一直想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它只属于生殖中心胚胎实验室工作的老师;是新手入门学习的小书桌;是解答疑虑的自习室;是各位老师吐槽交流的秘密基地;是各位热爱生活的宝妈宝爸互动的大草坪。
而这个平台就是我创立的初衷。我将在这个平台分享关于胚胎实验室各种知识,如技术经验交流,好书分享,经验分享等等。每周不定时更新,欢迎大家的关注!
最近重温发表于2011年的《The Istanbul consensus workshop on embryo assessment: expert meeting proceedings》中关于Zygote(受精卵)质量评估时,文中谈到:“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for zygote scoring were polarization, the presence of a cytoplasmic halo, the number of pronuclei and pronuclear appearance.......”。 文中的 cytoplasmic halo似乎很少见到。我翻看两本书《生殖医学实验室技术》和《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均未找到相应解释。我感觉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于是进行文献查阅。今天咱们就来分享一下cytoplasmic halo是什么,对评估胚胎质量具有什么参考性建议。
正文开始:
cytoplasmic halo是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认知这个halo概念,我从文献中查询到在时差培养箱中halo的这个示意图。

图片来源引用的文献1. P131
图片中,大家可以清晰看到,halo是受精卵胞质出现的半透明区域。那么halo该如何定义和解释?
cytoplasmic halo的定义
文献2:
Payne等人于1997年首次发现,在雌雄原核形成前,在受精卵卵膜下方形成半透明区域。随后,这个区域通常会延伸到整个胞质(即halo)。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线粒体微管组织移位和其他细胞质成分向卵母细胞中心聚集造成的;因为实际上在受精卵的皮质区几乎未发现线粒体。更有可能的是线粒体集中于细胞核周围的椭圆形胞质中。线粒体在人类合子中重新分布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但可以推测,线粒体聚集到核周区域可能通过钙动员和ATP释放参与细胞周期调节[15-19]。另外线粒体出现在原核附近,可以使未成熟的线粒体成熟,假设这个成熟过程需要原核一些输出。

图片来自引用的文章2。这是文中画出的halo的示意图。
文献3:
cytoplasmic halo对评估胚胎质量具有哪些指导意义?
在88%的受精卵中都发现有halo。相比有halo的受精卵形成的胚胎,没有halo的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卵裂速度,细胞融合速度及不对称分裂速度相对较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不考虑分布情况下,有halo的胚胎在囊胚期发育速度快。如果halo出现的时间长,与第一次细胞分裂不对称和囊胚腔扩张速度慢显著相关。另外长时间存在的halo与持续妊娠率低相关。精子质量差和卵子直径小与halo出现或halo出现时间延长相关。
总结:在单囊胚移植中,halo出现和特点与卵裂,囊胚发育阶段和持续妊娠率相关。halo形态特点似乎能反应出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对预测寻找更有潜力的囊胚来讲,Cytoplasmic halo也许是具有价值的参考点。
今天的文献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顺手点个赞,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
文献1:
The drawbacks of paternal obesity on sperm biology, preimplantation embryo morphokinetics, and its transgenerational impacts。
文献2:
Pronuclear scoring as a predictor of embryo quality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ogram
文献3:
Cytoplasmic halo characteristics during fertilizat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 development and pregnancy outcome
最后编辑于 2022-10-11 · 浏览 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