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圈内事|张文宏被提名上海科技奖科普类唯一“特等奖”


张文宏被提名为2022年上海科技奖科普类唯一“特等奖”
近日,上海市发布“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结果”的公示,其中“科学技术普及奖”类别中,张文宏等人的项目被提名为唯一的“特等奖”,其项目名为“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提名单位为上海市卫健委。
这个项目主要是涉及多本科普书籍,包括《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张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健康生活》《病菌简史》《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张文宏说传染》5本书,这些书的作者均为张文宏,或者张文宏为主编。

沉痛!复旦儿科医院贾兵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8岁>>>点击查看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科联盟共同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贾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二О二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十二点十七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58岁。

涉及多所医科大学、医院,国自然基金委通报多起学术不端
9月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公布《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第二批次)》,共计12份,涉及湖北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
原文: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326.htm
兰大二院,今起暂停门诊急诊

国家卫健委:我国将建12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卫健委消息,“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今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布局,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将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
中山六院发现一基因位点突变可能致严重胎儿心脏畸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9月22日发布消息称,该院生殖医学中心梁晓燕教授团队通过体外验证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FLNC基因突变导致严重胎儿心脏畸形(法洛氏四联征),并成功运用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基因病技术,通过对染色体拷贝数的检测、基因致病位点的检测以及家系连锁分析等手段,为因上述原因无奈2次引产的41岁超高龄孕妇进行移植并获得临床妊娠。8月17日,产妇剖宫产顺利产下一个6.58斤健康的大胖小子。目前,小宝贝各项检查均正常。
8名医师被暂停医保服务资格1个月
近期,驻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局和市医保中心,对珠海市4家三级医院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领域突出问题自查自纠情况开展了督查,发现8名医保医师存在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珠海市医保中心按照协议管理有关规定,对上述8名医保医师予以暂停医保服务资格1个月。
据悉,主要涉及以下轻病入院、过度检查、分解住院、串换诊疗项目等违规行为。

南京社区医院推出网约护理服务
在南京可以预约护士上门了。除了一些三甲医院,南京各区社区医院也都推出了"互联网+护理",参与的护士由各区卫健委选拔、考核,费用也由各区统一定价,基本在一两百元,耗材费则与门诊收费标准一致。当前,社区网约护理开展的主要是血糖监测、雾化、创伤处理等风险小的项目。
湖北首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落户同济医院
9月23日,湖北省首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成立,患者检查时间将大大缩短,而且还可以自主上传血糖、血压、心率等数据到智能互联平台,享受到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全病程服务。
要不要接种新一代疫苗?高福回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9月24日亮相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的墨子沙龙,和观众分享“人类、病菌与疫苗”话题,并就“第四针、第五针等新一代疫苗是否有必要一直接种下去?”做了回答。
答:针对变异的病毒,一些国家也推出了新一代疫苗。对于是否有必要一直接种新疫苗?高福指出,人类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冠状病毒,既然是第一次,这里面就有很多未知,我们今天做的很多决策都是动态的,会根据进一步科研成果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目前已有的数据支持打了两针之后再打加强针,再打(第)四针,甚至打(第)五针。目前我们国家的疫苗接种遵循自愿原则,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进行动态调整。”他还指出,接种疫苗要“少量多次”“间隔一定时间”。
2023年“科学突破奖”揭晓
据科学突破奖官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2023年“科学突破奖”在美国旧金山公布,以表彰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学和数学方面取得突破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深度学习预测蛋白质结构、量子信息、嗜睡症的发病机理等研究发现斩获殊荣。“科学突破奖”素有科学界的奥斯卡之称,每项突破奖的奖金为300万美元。
世卫:全球尚未走出疫情隧道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表示,现在就宣布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结束还为时尚早,“我们尚未走出(疫情)隧道”。这一说法翻转了几天前他宣称全球疫情“即将结束”的说法。他表示:“我们在一条又长又黑的隧道里待了两年半,现在刚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我们尚未走出(疫情)隧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然·医学》:感染新冠会增加长期脑损伤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9月22日报告表示,与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相比,患有新冠肺炎的人一年后患上脑损伤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使用了数百万美国退伍军人的匿名患者身份的医疗记录,评估了44种不同疾病的大脑健康状况。
美国报告近2.5万例猴痘病例,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已累计报告24846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病例数居全球之首。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报告猴痘病例数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病例数达48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