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踝关节疼痛1年,原因至今不明,如何明确?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因双侧踝关节疼痛1年余疼痛门诊就诊,患者诉1年前踝关节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时疼痛,未予重视,自行使用镇痛药物或诊所对症治疗,疼痛时轻时重。患者近期因疼痛持续存在,且夜间出现双足发凉,影响睡眠,未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既往体健。
查体:双侧踝关节活动受限,左侧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左足第2-3足趾关节压痛,疼痛发作时,足趾节皮肤颜色加深。右侧踝关节局部压痛。双侧足部皮温正常,浅、深感觉正常,无病理反射。

图1:患者双足对比,左侧足背皮肤颜色加深

图2:标记处为疼痛部位

图3:左踝关节压痛位置

图4:左踝关节压痛位置

图5:右踝关节压痛位置

图6:右踝关节压痛位置
检验检查:
2022.2.17血常规:WBC7.0*109/L,RBC 4.6*1012/L,PLT:493*109/L,ESR:88.3mm/h,CRP:47.6mg/L,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50IU/ml,RF(类风湿因子)<20IU/ml。




双侧踝关节MRI: 左踝胫后肌腱损伤(1级信号);左踝外侧副韧带损伤(1级信号);左内外踝皮下软组织肿胀;左踝关节少量积液;右踝内侧副韧带损伤(1级信号);右踝关节少量积液。
诊断:1.踝关节痛 2.骨关节炎
治疗情况:
入院治疗:
1.药物治疗:口服艾瑞昔布0.1g/BID,地奥司明片1片/BID;氟比洛芬酯凝胶贴膏1贴/QD,
2.医用三氧自体血治疗:抽血200ml,三氧浓度30%-40%逐渐增加,每日一次,6次一疗程。
治疗6天后,踝关节疼痛无明显缓解,且使用氟比洛芬酯凝胶贴膏后因局部发凉导致踝关节疼痛加重,且皮肤颜色加深,夜间无法入睡,遂停用贴剂,给予曲马多50mg肌肉注射,口服酒石酸唑吡坦1片对症处理。停止口服艾瑞昔布片,改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0.9%NaCL 100ml/QD,考虑双侧踝关节发凉,皮肤颜色改变,是否存在下肢循环障碍,行双侧下肢血管B超检查,未见异常。
2022.2.23血常规:WBC6,。4*109/L,RBC 4.79*1012/L,PLT:450*109/L,ESR:93mm/h,CRP:26.6mg/L
问题1:诊断是否准确?
问题2:应做哪些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