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原代成釉细胞培养
本人实验是提取1周龄的c57bl/6小鼠下切牙成釉器,培养原代成釉细胞。此时的釉上皮中含有不同分化阶段的成釉细胞。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之前本打算参考文献使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培养,后发现胶原酶消化后单细胞量极少,遂使用组织块培养法)
目前已有的成釉细胞/牙上皮细胞系包括:大鼠来源:牙上皮细胞包括HAT-7、SF2–24 ;小鼠:均为成釉细胞包括LS8(SW小鼠),ALC(刚出生的c57bl/6),EOE-2M及EOE-3M(出生7d的c57bl/6); 猪来源:成釉细胞包括PABSo-E。详细内容可在这个文献中找参考文献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mmortalized mouse ameloblast-like cell lines。
原代培养
实验材料:
①、小鼠:1周龄的c57bl/6小鼠
②、培养基:EpiCM+2%FBS(有文献使用的是 SMEM+10% FBS +L-glutamine+10 ng/ml recombinant human EGF,也有文献用的10%FBS的DMEM)
③、消化液:I型胶原酶(3mg/ml)
④、器械:普通镊子1支(用于夹住下颌骨),显微镊子2支,剪刀2支(一支剪下颌骨,一支于超净台中剪碎组织块)
⑤、0.2%gelatin铺板(我的明胶使用粉末配置的,粉末加入PBS后,放于55摄氏度水浴锅中几分钟使其充分溶解,之后0.22um滤器过滤)。24孔板,每孔加入200-300ul的0.2%明胶,培养箱内过夜使其成胶
方法:脱颈处死小鼠后,在75%酒精中浸泡5min,取出,紧挨着两侧口角位置,剪掉下颌骨,置于含有适量DMEM培养基(加入量以浸没剪取组织为准,培养基不加双抗也可)的大皿中,大皿置于冰上。之后在解剖显微镜下(熟练之后肉眼也能操作),显微镊子分离皮肤组织(容易剥离),可见下切牙牙冠侧被半透明组织包括,该组织即为釉上皮,镊子一侧夹住牙冠根侧,另一镊子夹住组织使其剥离,将组织浸入培养基中。组织分离完毕后移入超净台。使用含10%双抗PBS清洗2-3次,吸取组织块时将组织块吸至枪头尖端,防止组织块被吸入枪头内部难以打出。清洗完毕后转移至含少量培养基(以组织块能被浸没为准,培养基量多在剪碎组织块时组织块移动距离大,费时费力)的小皿中,剪刀剪碎组织块至1mm3大小,此时可用5ml枪头每次吸取少量组织块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清洗皿底残余组织块收集至离心管中。离心800rpm,3-5min,加入I型胶原酶(具体量我没仔细对比过,本人一般是5只小鼠,加入500ul胶原酶),置于37摄氏度水浴锅中1h(期间不是摇晃组织块,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接触)或37摄氏度摇床1h,可见组织块呈絮状彼此粘连。使用含FBS的培养基等量加入终止消化,离心800rpm,5min,弃上清。加入1.5ml左右含2%FBS的EpiCM(我是用24孔板培养,一般5只小鼠的釉上皮可种在10个孔中,这种密度大概5-7天细胞能长满,但是不太均匀,因为是组织块培养)。充分吹打使消化后的组织块尽量分离,每孔加入约150ul左右培养基,以浸没组织块为准,宁少勿多。在第二天观察培养基的量,决定是在24h或48h后补充培养基至500ul,继续培养,期间勿动培养板,至第5-7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以上均为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