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干货 | PPT制作和文献汇报有哪些技巧?

发布于 2022-09-08 · 浏览 5135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4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m1971 推荐
iconlm1971 已点赞
iconlm1971 +15丁当

01. 自我准备阶段

做的PPT和讲解一样重要,对于PPT制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1. PPT汇报的重点是逻辑清晰,能一环扣一环,倒不用多精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和个人风格确定一套模板PPT,平时汇报都可以沿用这套PPT模板的基础,这样既节约时间,也可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2. 汇报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毕竟每个人的关注力有限,所以汇报文献时一定要提炼总结,汇报问题时要抓关键抓主要;

3. 汇报关键的文献不要停留在表面,多点深入地思考,多往前走一步,会得到导师赞许的目光呢,导师会比较喜欢有想法、会思考的学生,学弟学妹也可以借汇报的机会可以多和导师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为后续参与项目课题的机会奠定基础;(此条学长亲测有效

4. 每次PPT汇报给自己定一个主题和目标,围绕主题搭建PPT的内容框架,做完PPT就自己问自己,这份报告讲下来能达到我的预设目标吗?

其实,PPT汇报可作为学生和导师高效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汇报将近期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传达给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建议和资源输送给学生,因此,怎么用好桥梁、如何通过PPT汇报让导师青睐你,这点很重要!

接下来学长给大家分享一些做PPT和汇报PPT的技巧和方法。

01. 如何做好一份PPT

怎样的PPT算是一份好的PPT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

1.逻辑框架要清晰明了,环环相扣。

2.每页PPT的排版要简洁统一。 

3.数据分析部分要层层递进。 

4.界面尽量白底黑字,重点部分加粗/红色标记。

5.凝炼语言,篇幅上主次有别;

首先是逻辑框架要清晰。也就是目录页要包括哪些内容,对于汇报文献,可以分成四部分:首先是引言,然后是实验方法部分、结果和讨论,最后是总结和展望部分(专业不同略有区别)。

img


一、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会引用大量的文献,叙述注意条理性;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本文献要研究的主题(重点),研究主题的时间趋势、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最好用图+文字描述,切记大段文字!以制作一份15页的PPT为例,这部分一般就2-3页PPT,分国内国外两部分或者分相关研究主题。


img

图片引自:Directional liquid dynamics of interfaces with super wettability


二、实验部分:最好的呈现方式是用具体的原理图,但是很多文献没有原理图,尤其是文科的文献,这就可以用流程图、脑图等方法把实验部分的方法呈现出来啦(以制作一份15页的PPT为例,一般2页PPT)

img


三、实验数据分析部分:在做这一部分时,必须要先理解清楚实验部分为什么要那样设计,比如,有的实验设计中会明显有对照组,有的故意设计某个因素为等差变量,有的做纯理论,设置实验就是为了验证。

只有搞懂了实验那样设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数据分析的原因,还有其中的逻辑和先后顺序等。

这一块在PPT上展示比较简单,直接可以截图粘贴到PPT上就行,但记得每一个图重要的地方可以用圈圈、框框、箭头等标记出来,并且要有结论性的话(以制作一份15页的PPT为例,一般5-7页PPT)。

img

类似一张图加一句话总结,图中重点数据可以标记

最后就是结论部分,简单总结下这篇文献的突破点在哪里,在哪些方面比较优秀,用一些直观的数字或者指标说明就好,比如

通过某某实验方法的设计,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某某研究表明目前某领域普遍存在某某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某某因子对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

以上便是PPT要包含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讲解PPT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内容没做到没,会经常被导师吐槽。

总结和技巧:

每页PPT要简洁,这个简洁就是看着舒服,比如:字体要怎么设置,数据图要怎么呈现,要不要标记,结论怎么描述,要不要设置动效等等。

很多同学觉得PPT做的很好,可是投影到幕布上后发现字体太小,或者太大。我给大家一个掌握这个方法的好技巧。

1.用PPT默认尺寸可以避免内容溢出到屏幕外。

2.让内容充满整个PPT页面,页边距不要太宽。

这是让排版看起来舒服的最重要两点,其他的字体大小,数据图摆放都可以根据前两点来,最后就是数据图要怎么呈现,能够让别人比较容易理解,这就需要用圈圈、框框、箭头、关键词、概括性的结论等加以描述啦

PPT不要做的花里胡哨的,比如字体不要用多种颜色,尽量保持白底黑字,重点的地方可以用红色字体突出。

02. 如何更好的讲解PPT

要讲解好文献,那首先要理解文献,其次配合适当的练习。

一篇文献最重要的是搞懂作者想要研究什么,研究思路是什么?数据分析只是论证过程。只要在自己领域看过一些文献,其实你就会发现论证过程都是大同小异。

只要把作者研究的主题和研究方法搞清楚,讲解PPT就会更加精准到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站在文献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挺难),这样会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刚读研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需要慢慢积累。

上面讲的这些是对文献要有比较深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讲解文献,其次就是练习

对于科研小白,如果想流畅的讲解文献,练习是必须的,除非你非常熟悉研究领域(研二才能勉强做到),我之前无论是做开题、学术汇报、竞猜还是毕业答辩,都会将PPT练习几次,直到非常熟练流畅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一篇文献较熟悉,导师也觉得你真的用了心,做到这两点,讲解好一篇文献绝对是没问题的。

03. PPT讲解文献的题外话

其实各位学弟学妹在进入研究生后,一般都会参加导师的组会,做PPT汇报也难免(研一学生主要是汇报看过的文献、研二主要是汇报实验进展),所以这也算是一项必备技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汇报时你可能需要准备3h,第三次就只要准2h,到了第五次、第六次时间基本可以压缩在1h内,那时候就会觉得文献汇报其实没啥难度,也不会像开始时那么精心准备了。

但是千万不要麻木,像开题、毕业答辩这样的重要场合一定要好好准备,我遇到过一些答辩的同学因为没准备,做答辩时会有卡顿,甚至对一些导师的提问,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情况,所以重要场合还是要精心准备。

 —— 总结  ——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135

1 175 2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