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中找到抗酸杆菌就是肺结核吗
文献选录:供借鉴。
家有肺结核病人,怎么「和平共处」?
家有肺结核病人,怎么「和平共处」?-医院汇-丁香园 (dxy.cn)
https://y.dxy.cn/hospital/622/757973.html
众所周知,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患者发病期,痰菌试验阳性时期具有很强传染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 2000 万肺结核患者,新发病人高达 800-1000 万人,如果家里有亲人不幸患了肺结核该怎么办呢?
患者一人独居隔离不太现实,况且不少结核病患者消瘦乏力,甚至呼吸困难,非常需要家属照顾,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近肺结核,以及了解怎么与肺结核家属「和平共处」。
【保持一定距离】
肺结核患者最好独居一室,通风、通风,还是通风,要选择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经常开窗通风。
【口罩佩戴不】能忘
痰液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戴一次性外科口罩,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亲属把 N95 口罩戴上。
【注意咳嗽礼仪】
患者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千万不要正对到周围的人,咳嗽时用手或纸巾遮盖口鼻,免得飞沫结核菌到处传播。
【不随便吐痰】
由于结核菌对含氯消毒剂不耐受,因此可以将痰液吐在加了 2000 mg/L 的含氯消毒的痰杯里面浸泡然后倒入厕所冲弃或放于塑料袋中密封焚烧处理(痰杯及消毒液每 24 小时更换)。
【物品清洁与消毒】
结核病人的物品要专人专用并经常消毒和清洗,一般碗筷等可煮沸消毒,时间为 10~15 分钟;衣物、被褥等可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2~3 小时;不易加热或照射消毒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84 消毒液等)。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不会再闻「肺结核」色变了吧,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懂得了正确的相处之道,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好自己,也可以照顾好患病的亲人。
2022-08-22,
精选病例
痰中找到抗酸杆菌就是肺结核吗
□青岛市胸科医院 李同霞
患者赵大爷今年67岁,出生在海边的渔村,10年前搬到了离海边不远的楼房内,由于时常咳喘,他常自行服用泼尼松片。就诊1周前,赵大爷受凉后咳喘加重,到医院诊治,痰中发现抗酸杆菌。进一步完善检查,胸部CT显示,患者左肺下叶少许条索影,没有典型的结核影像。患者痰液送检完成二代测序(NGS),鉴定结果为脓肿分枝杆菌,无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脓肿分枝杆菌是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一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之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其广泛分布在水和土壤等环境中。非结核分枝杆菌在高温、潮湿、酸性土壤或水中更易存活,大多为腐物寄生菌,也可寄生于人体呼吸系统而不致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肺部、皮肤、消化道和淋巴结等感染,以慢性肺病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有肺部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肺部空洞等。赵大爷就是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加上经常服用泼尼松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得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繁殖。
目前鉴定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200余种,其中140种可导致人或动物患病,其他60余种则具有潜在致病性。常见的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在菌体成分及抗原上具有共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理结果多提示为肉芽肿炎性改变,与结核的病理改变极其相似。如果此时涂片查到抗酸杆菌,则易误诊为结核。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认识,难免会造成误诊误治。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尚未将非结核分枝杆菌性疾病纳入传染病监控网络。但是,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相关研究发现,全球范围非结核分枝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升高。临床医生要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提高认识,不要看到痰中有抗酸杆菌就急于做出肺结核的诊断,应进一步明确到底是哪种菌,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最后编辑于 2022-08-22 · 浏览 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