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抗击新冠疫情,我们走过的科研之路

发布于 2022-08-22 · 浏览 2196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8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只普通平凡的小蜜蜂


本人个人认为,理想状态下不间断研究,从无到有开发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其实10天左右时间便可完成。固化的化学药物开发模式对于传染病急救或许是一种伤害!


2020年2月初,我们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运用同源建模技术得出了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以此为靶点迅速筛选到了中药抗新型冠状病毒成分,于2020年2月5日在当时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人们恐慌之际提出“我国抗疫不需要瑞德西韦,中药方剂就可以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观点,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汤剂与研究结果相符。整个研发过程也仅仅用了2天左右时间完成。远程会诊两例经中医治疗仍病情进展的患者,改用组方(增加黄酮类化合物的量)后治愈。而后,两年多来,一直试图申请课题并寻找能进行实验的国家级P3实验室和实验经费,但课题申请都被毙掉了,经常逢人便求有没有资金能不能投入抗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也在头条向一些艺人求助不过没人搭理我,最后有幸得深明大义的教授资助帮助也终于进行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测试实验,初步实验结果发现中药黄酮类及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奥密克戎毒株的活性(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的RNA聚合酶序列未见明显突变,三者RNA聚合酶的三维空间结构一致,故以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仍对德尔塔及奥密克戎等变异株有抗病毒作用,故活性测试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奥密克戎毒株BA.2.2为研究对象),此外又进行了酶学实验发现这些化合物对主蛋白酶Mpro等没有抑制活性,故这些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靶点很可能是RNA聚合酶,与前期的研究结果相符。


希望国家主管单位可以组织具有P3实验室资质及条件的机构再次进行黄酮类及蒽醌类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测试,也希望有能力的人士能进一步助力研究工作,如果均证实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那么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必然又增添抗疫利器,这些化合物在人类食物和中药中普遍存在,安全性相对较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喝些橘子皮水就可以治好,费用更低,安全性更好,也更简便。当然,对于任何传染病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都是一个有效且有力的办法,那么疫情形态下乘坐飞机、火车等的流动人口服用含一定量的黄酮类及蒽醌类化合物的食品、饮料及药物就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对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病毒复制时数量可以呈现指数级增长,故我们必须保证抗病毒活性成分的量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一些核苷类小分子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但是其药理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用量,一些简单的食物中药成分可以与它反其道而行,药效学受到药动学的影响可以相对较小。新新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可以反复感染人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这对我们的疫苗免疫机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于机体而言活体病毒也是最实际的免疫诱导剂;美国辉瑞制约的首席执行官接种了四剂新冠疫苗仍然被新冠突破免疫防线被感染,这也给了我们好多提示…仅个人观点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其实,我们的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一点都不比国外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差,广度上比AI人工智能差一些但就精度而言是一点也不比AI人工智能,只是国内少有人认可,缺乏信心而已…

真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再受疫情的制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96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