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肌间静脉血栓治疗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清风举荷
    您的案例《肌间静脉血栓治疗》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3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2-08-19 · 浏览 9603 · 来自 iOS · IP 四川四川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7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

(1)对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考虑根据症状、发展的风险因素和出血风险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

(2)对于有症状的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非肿瘤、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建议进行3个月的抗凝治疗,而对于活动性肿瘤患者需要超过3个月的抗凝治疗,同时指出直接口服抗凝药优于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

(3)对于有症状的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果未接受抗凝治疗,建议进行临床重新评估并在1周后复查全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而不是既往推荐的2周。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由于几乎完全缺乏每种临床情况所特有的随机对照研究,其抗凝药物的决定是基于低水平的证据,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延长抗凝治疗的建议仅基于风险观察数据而不是临床试验证据。


补充:1. 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1)对于怀疑有下肢浅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进行全下肢静脉超声以确定血栓范围,并排除无症状的DVT。

(2)对于超声检查示下肢浅表静脉血栓形成长度<5cm且缺乏高风险特征(如恶性肿瘤、血栓形成或血栓接近深静脉系统)的患者不建议抗凝治疗,而对于有症状性的下肢浅表静脉血栓距离隐股静脉交界处<3cm的患者则推荐抗凝治疗。

(3)对于下肢浅表静脉血栓形成与隐股静脉交界处距离≥3cm且长度>5cm的患者,建议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1次/d,同时中等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也是可行的,建议进行45d的抗凝治疗。

(4)对于表现出血栓高风险和(或)解剖特征更倾向血栓蔓延的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3个月的抗凝治疗。

(5)在浅静脉血栓形成3个月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采用射频治疗方式进行处理,介入治疗未被推荐。


补充:2. 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上肢深静脉血栓总体治疗流程,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

亚急性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急性如果原发,抗凝3个月,继发根据是否VTOS,如果是溶栓抗凝+减压,随后抗凝3个月。如果不是VOTS抗凝3个月并进一步查原因。如果是导管,抗凝3月,必要时拔管,肿瘤,高凝状态或肿块个体化治疗,必要时咨询内科医生。

慢性深静脉血栓如果是VTOS,如果治疗不够抗凝3月并根据症状和治疗风险决定,如果是导管相关,如果没有症状或慢性,观察,如果症状重,考虑重新置管并抗凝,其他原因如果没有症状也观察,并查明是否存在肿瘤和高凝状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60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