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STAR开启临床指南评价新篇章

医疗行业从业者 · 发布于 2022-08-14 · IP 浙江浙江
1884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0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按:

今天早上发了《分享 2 张处方点评的附言》【1】。

转发这帖子,主要是针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机械,僵化,教条的某种不切合临床实际 的处方点评,为点评而点评,为完成处方点评任务而点评,所用的点评 依据,就是指南、指导方案---等,而临床病人的死与活,不大联系。点评者也没去深入临床,到病人床前去了解情况。

这里,还要再一次倡导何礼贤教授的“宏观”与“微观“理念,宏观--就是指南,指导方案微观--就是个体化病例治疗反应结果

前些天,回应辽宁呼吸科临床医生提问【2】(曾全国学术会议,坐在一起听报告,才有微信联系),内中一句话:“合规不合规,是管理部门判案。能不能治好病,是主管医生责任”,事实也是这样。

本人没有否定处方点评的方向性问题,而是要讲究方法学我的点评,就是一个专题报告,适用性不是某一张处方,而是一个侧面的共性问题。这个问题而不是几句话宣教就能解决,需要反复传递教育。

2022-08-14,辛老师

【1】对《分享 2 张处方点评的附言》,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963809

【2】回应“入院患者败血症1.0Q8h合不合规“提问,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955865


STAR开启临床指南评价新篇章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教授 陈耀龙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 魏均民


指南出台到应用各环节割裂


对于同一种疾病,一部由不存在利益冲突的专家、花费两年时间、严格遵循证据编制出来的指南,与一部在利益组织或机构资助下、专家们用几个月时间、通过会议讨论出来的指南相比,当它们发表后,对该专业的大部分医务工作者而言,并不能真正区分出二者的差别。


如果后者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力度更大的话,那么很可能医务人员会遵循后者而非前者来开展临床实践,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我们亟待使用科学、公正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检验“劣币”(低质量指南)和“良币”(高质量指南)的含金量,并在统一的平台上发布,告知所有人。从这个层面来说,未经严格评价的指南,不应该被直接应用到临床。


早在1990年“临床实践指南”概念被提出之时,判定其质量的指标就已被提出。随着指南方法学不断发展,评价指标也与时俱进。但一个重要问题被忽视:指南的编制、评价和应用,长久以来一直被割裂,指南评价者发布的研究成果只局限于学术层面,指南编制者得不到有效反馈和督促,指南使用者也不知案头这部指南的好坏


弥合裂痕须依靠编制者、评价者和使用者的坦诚相见和精诚合作,创建出全新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真正可用的信息平台。


科学、公正、透明的评价方法


基于此,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机构的支持下,全国34个不同专业的106名临床医务人员、方法学家和期刊编辑等,经过两年努力,研发了基于指南科学性(Scientific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的评级(Rankings)工具(缩写为“STAR”)。


相较于以往的方法,STAR评级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评价维度更全、考量指标更多、信效度更好,确保科学;第二、评价者经过统一培训和认证,签署利益冲突声明,确保公正第三,所有评价的内容和细节公布,评价全过程公开,确保透明。此外,根据评级得分对每部指南和共识的星级进行划分并提供解释性文件,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STAR评级还纳入了传统医学的指南和共识。尽管传统医学指南和共识有其自身特点,但指南编制中科学、透明和适用的原则,传统医学指南和共识是可以完全遵循的。科学评级的结果既是传统医学指南和共识被综合医院采纳和实施的依据,也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让指南成果转化为行动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类似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或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选研究所(NICE)的综合性指南数据库。这使得我国的指南使用者没有途径快速查找本领域的指南。


STAR数据库目前涵盖了近2000部指南和共识,以后每年会更新和扩展。其内容不仅提供了每部指南和共识的得分和排名,也提供了其质量相关的关键信息,如是否前期发表了计划书,是否提供了证据总结表和利益冲突声明表,以及是否有适用于基层和患者的版本。指南编制者可在STAR数据库查阅其所发布指南的评级报告,找准问题和不足,未来更具针对性地编制、修订指南,提高质量;媒体可根据STAR数据库中推荐的高分指南,面向患者和公众进行知识传播;医保部门可根据高质量指南推荐的药物调整医保目录。


指南评级是指南从编制到实施的必经环节。只有通过严格检验的指南才能发挥提升医疗质量的作用。除了深入做好评级工作,STAR工作组下一步将与高质量指南和共识的编制者讨论如何“从知到行”,让经STAR遴选后的指南和共识真正转化为临床实践,让更多医务人员和患者受益。




图为工作组形象标识。

img
1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