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脏器创伤破裂之肾创伤破裂(nephric traumatic rupture)介入治疗
历史和发展
肾脏位置深,受到腰肌、椎体肋骨和前面的脏器的保护,不易受到损伤,但肾实质脆弱,包膜薄,受暴力打击时会发生破裂,受暴力推压移位时会造成肾蒂撕裂。肾创伤在泌尿系统较为常见,占所有腹部钝性创伤及刀刺伤的8%~10%,可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两种,临床上以闭合性创伤多见。闭合性创伤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伤(挫伤及小裂伤)中度伤(裂伤)重度伤(碎裂伤及肾蒂伤)三类。按美国创伤外科联合会的标准肾创伤分为五级。Ⅰ级,肾挫伤或包膜下血肿,没有皮质裂伤;Ⅱ级,无扩展性的肾周血肿或皮质裂伤小于1.0 cm,无尿外渗;Ⅲ级,实质裂伤延伸进入皮质大于1.0 cm,无尿外渗;Ⅳ级,实质裂伤超过皮髓交界处并进入集合系统;Ⅴ级,多处重度裂伤而肾破碎或肾蒂血管伤。
肾创伤治疗方式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治疗和微创肾动脉介入治疗三种。1975年,Chung首先将肾动脉栓塞术用于肾外伤出血的治疗,因本技术可精确定位,在最大限度保留肾组织的前提下彻底止血。文献报道肾脏创伤性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成功率为80%,且操作简单、侵袭性小、疗效确切、可以重复进行、并发症少,因此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