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笔记|主觉验光流程


轮转视光科的基础知识,欢迎批评指正!
主觉验光的流程
Step1 客观验光:电脑验光
Step2 主觉验光:综合验光仪
Step3 试镜架+确定处方
Step2 主觉验光:综合验光仪
1、 准备工作
2、 单眼主觉验光
l 单眼MPMVA (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
l JCC精确散光(先轴向,再度数)、
l 再次单眼MPMVA
3、 双眼平衡
详细步骤:
1、 准备工作
患者:坐正,取下眼镜,眼位高度和投影视标一致
验光头:消毒,瞳距调整(近瞳距杆打开,设置为远瞳距,老视验光时需要近瞳距),设置初始验光度数
患者+验光头:调整位置,靠上额托,调整水平,调整镜眼距离(根据原来的镜眼距估计)
2、 单眼主觉验光
l 单眼MPMVA
从右眼开始(左眼遮盖,附属镜片打到OC)
雾视
目的放松调节,防止过矫
目标视力:0.3-0.5
先加1.00D正镜片,确认能否认出0.5行视标开口方向,如果能看到,就继续加正镜(往上拨),确认能认出0.3的视标。如果看不到问能不能看到0.3行视标开口方向,应该要能看到,看不到就加负镜片到正好看到。
去雾视
依次增加负镜片(往上拨一格),理论上增加-0.25D,视力提高一行,实际上不一定。
终点:1)继续加负镜片,视力不再提高。2)红绿试验。3)视标变小变黑。
*红绿试验:视标最好视力上一行,“先看绿再看红再看绿,那种清,还是一样清?”红清=欠矫=加-0.25D;绿清=过矫=减-0.25D,一样清或者保证绿清。
l JCC精确验光
视标:最好视力上一行
轴向:JCC手轮和轴向(A,axial)平行 一面停留3-5s,“第一面”,快速翻转,“第二面”。追红。10度-5度调整。
度数:JCC手轮调到P(power,度数),红清+(-0.25D),白清-(-0.25D)。两面一样清。
l 再次MPMVA
3、 双眼平衡
目的:使双眼调节反应等同,进一步消除调节导致的偏倚。
前提:在单眼验光中双眼矫正视力近似(相差两行以内)
先雾视,双眼同时雾视,+0.75D,目标视力0.5-0.8,能认出0.5,认不出0.8。
棱镜分离:最好视力上一行,“是否有看到上下排列的两行视标,而且都挺模糊的,哪一行看起来更清晰一些,还是一样模糊”。把清晰的一行调模糊,如果清晰的一行调整两次以上,那可能是过矫了。
3△BU,BD

双眼平衡的终点判断:去除棱镜,双眼同时开始。终点1 视力 终点2 红绿试验(保持红色清楚)终点3视标变小变黑
Step3 试镜架+确定处方
主觉验光的度数可能会略高,因为可能存在近物诱发的调节反应。
散光不适应的改为等效球镜。一般要求足矫,成年人以主观舒适清晰为适。(*成年人更换眼镜时很有可能对新镜产生不适应,需要提前做好充分沟通。)
*高度近视的患者做主觉验光常常会偏高,还需要插片验光来精确。
老视验光
一、远视全矫
二、确定工作距离:一般40cm,常常缝纫等33cm,使用电脑屏幕 50cm。*或者让患者自己拿着视标看,以其习惯距离。
三、试验近附加
1、 FCC法


工作距离、尽量暗的环境。竖线清楚,加负镜;横线清楚,加正镜。
2、 公式计算:1/工作距离-1/2AMP
调节幅度Hofstetter经验公式
最小AMP=15-0.25age
平均AMP =18.5-0.3age
最大AMP =25-0.4age
3、 经验法

一、精确近附加
NRA/PRA
视标:最好视力上一行,双眼同时注视视标并保持清楚
NRA 负相对调节 双眼同时加正镜 直到看不清楚
PRA 正相对调节 双眼同时加负镜 直到看不清楚
精确近附加=试验近附加+(NRA+PRA)/2
二、试戴、调整
补充:调节幅度的测量法
负镜片法

移近法


*散瞳作用强弱:阿托品>环戊酮>复方托吡卡胺
*验光处方换算:“和球变号轴”
1、球镜+柱镜=新的球镜度数
2、柱镜变号
3、柱镜变轴(小于90°+90°,大于90°-90°)
比如:-1.00/+2.00x90 换算为 +1.00/-2.00x180
最后编辑于 2022-08-22 · 浏览 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