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且亭读医笔记: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发布于 2022-07-10 · 浏览 8607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

 

EGPA可累及鼻窦、肺、皮肤、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等多个脏器,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目前认为,EGPA的发病机制为ANCA介导的血管壁损伤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ANCA介导的EGPA以肾脏受累为主,还可出现紫癜、肺泡出血、鼻窦炎等,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而嗜酸粒细胞浸润介导的EGPA以肺部受累为主,心脏受累(如心包炎和心肌病)、胸腔积液和发热的发生率更高。

 

目前EGPA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的分类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6条分类标准包括:


(1)哮喘样症状(或喘息发作);

(2)嗜酸粒细胞增多(≥10%或绝对值≥1.5×109/L);

(3)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变;

(4)非固定性肺浸润;

(5)鼻窦炎;

(6)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

 

符合4条或以上者可诊断EGPA。该病例中患者表现为六项标准中的四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的10%、神经病变(脑梗死,为EGPA相关的罕见中枢神经病变)和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607

1 80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