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资料】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最后编辑于 2005-10-19 · IP 湖北湖北
2296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9 年零 26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概念: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患者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分泌物等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且让人十分困惑的疾病。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了一种新的分型方法:Ⅰ型是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即前列腺的急性感染。Ⅱ型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即前列腺的反复感染。Ⅲ型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称CPPS),指的是没有可证实的感染征象,它又可分为ⅢA型(炎症性CPPS)与ⅢB型(非炎症性CPPS)。ⅢA型前列腺炎是指精液、前列腺液(EPS)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中有白细胞,ⅢB型前列腺炎是指精液、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无白细胞。Ⅳ型是无症状的炎性前列腺炎,是指无自觉症状,因其他疾病行前列腺活检或EPS、精液检查时证实前列腺液内存在白细胞。临床上Ⅰ、Ⅱ型约占5%~10%,Ⅲ型约占90%~95%。
临床表现:
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可以是复杂、多样化且多变的,尽管这些症状并不会威胁到患者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却会令患者的生活很痛苦,是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急骤,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腰骶部及会阴部疼痛,常有尿频、尿痛以及直肠刺激症状。感染严重或脓肿形成时发生尿潴留。上述症状并非全都出现,有的早期只有发热、尿道灼热感被误认为感冒。直肠指诊:前列腺肿胀,触痛明显、局部温度增高,整个或部分腺体坚韧不规则。前列腺液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以及含脂肪的巨噬细胞,培养有细菌生长。急性前列腺炎时忌作前列腺按摩以防感染扩散。患者均同时有尿路感染,可于尿内查到细菌。急性前列腺炎可引起附睾炎、精囊炎、败血症,少数可转变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其可由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迁延而来。多数患者先前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史,有的患者仅因偶尔发现无症状性菌尿而诊断。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痛,疼痛常放射到阴茎头以及会阴部。有些患者便后或尿后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排出,常有会阴、肛周、耻骨上下腹部、腰骶部疼痛、腹股沟、阴囊、大腿内侧以及睾丸、尿道内不适感或者疼痛。偶有射精后疼痛、血精、早泄和阳痿等症状。有时有急性发作。
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无菌性前列腺炎,这是最普通的前列腺炎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病变,其临床表现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致相同,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也无尿路感染史。
Ⅳ型无症状的炎性前列腺炎:患者无任何症状。
诊断: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直肠指诊和尿液检查,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是容易的事情。青年人起病往往较急,可以同时具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常与膀胱的感染同时存在,并可以导致尿潴留。应该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区别与泌尿生殖系统其他部位来源的感染。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体征(如直肠指诊)也不明显,Meares-Stamey四杯法是区别和诊断它们的金标准。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①EPS或VB3细菌数是VB1的10倍;②EPS中白细胞≥10个/HP;③如果VB2和VB3有细菌,先服用3天的呋喃坦丁50mg,每天3次(此药不易进入前列腺),以排除膀胱炎,再做EPS检测;④EPS中有颗粒细胞。
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多次尿培养阴性,根据EPS、VB3或精液中有无白细胞,区别ⅢA型前列腺炎和ⅢB型前列腺炎。ⅢA型前列腺炎的诊断:①EPS中白细胞≥10个/HP;②VB3而非VB2中有白细胞;③每毫升精液中白细胞大于1×106个。ⅢB型前列腺炎的诊断:除了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外,实验室检查均阴性。
Ⅳ型无症状的炎性前列腺炎:因其他疾病行前列腺活检或EPS、精液检查时发现前列腺液内存在白细胞,患者无任何症状。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