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院三株大樟树下回忆

发布于 2022-07-08 · 浏览 1176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医院三株大樟树下回忆


一早醒来,回忆昨天去医院取报纸,去三株大樟树下蹓跶,见中共黄岩党史发源地碑记,写了感言:


这里曾经的公园,后拆除公园,填了池塘,建了放射科和医院会议室用房。


就在这个会议室,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一医院药学主任史美甫老师,来黄岩医院检查指导药学工作,当天晚上,作了一场国外药学进展报告。其中,一段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现在是一天2次给药,更改为一天一次给药。

这是国际上新进展,原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俱有抗生素后效应的特性。就是体内的药物浓度下降了,仍保留着抗菌效应。


可这个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信息,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们,接受不了,会议上有提出疑问

这些提问的内科主任,过去了几十年了,不知现在理解执行得如何?!


理念更新,首先要有个“先听,不理解,先放着”的基本思维逻辑


本人在互联网,反复论述:医学,药学和哲学的感悟人生的体会: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最终,总是会汇合到一起,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昨晚,转发了台一医妇产科网上继续教育学习班的广告,需要一类学分的网友,可申请。


台一医妇产科,可是本人临床药学发展历程中的首个协作临床科室。因为,妇产科,是医患纠纷高风险的高发科室,什么用药安全纠纷,总是要找我这个药学主任。


所以,首先从妇产科的临床会诊病例中,启发了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有效性的“三个篱笆桩”理念,总结编写了整套医学,药学,人文医学相互关联的学术思想。这个学术理念,与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专家施毅教授的“永恒三角”学术思想一致的。


但是,这个前沿的学术思想,要普及开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个从北京304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微信交流中得到见证。他的高龄父亲,抗感染治疗,没有达到最前沿的思维模式。


这个与几十年前本院医生生,难接受史美甫老师学术报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提倡一天一次给药”一样的。


2022-07-08,早上5:25,感言,随笔,辛老师


北京305医院药学博士于药师,紧跟帖子附言。

氨基糖苷的QD方案依然还是不能全面推开,临床依然存在给药频次问题。我想最主要原因还是说明书仍未改,还有就是药师宣传工作要不厌其烦的进行

img

img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76

2 1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