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谢英彪先生诊治低血压经验方

发布于 2022-07-04 · 浏览 1660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归芪升压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当归10克,炙黄芪、制何首乌各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熟地黄12克,炙甘草3克,大枣10枚,龙眼肉20克。

【组方用意】当归补血,炙黄芪补气,相辅相成,相须为用,为本经验方君药;制何首乌、熟地黄协助当归补血,茯苓、白术辅助黄芪健脾益气,同为臣药;大枣、龙眼肉为补益气血的药食两用佳品,为佐药;炙甘草既可补气又能调和诸药为本方使药。共奏双补气血,升提血压功效。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苔薄质淡,脉细者。

【加减法】面黄贫血明显者,加阿胶10克(烊化冲服)。腹胀饮食不香者,去熟地黄,加砂仁4克(分2次后下),陈皮6克。嗳气恶心者,加姜半夏10克,青皮、陈皮各6克。大便稀溏不成形、脘腹冷痛者,加苍术15克,干姜6克,炒薏苡仁15克,去熟地黄、当归。手足不温者,加制附子5克,干姜6克。


二、益气升压汤治疗中气不足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枳壳、升麻、葛根、柴胡、红糖各10克,麻黄6克,炙甘草5克。

【组方用意】重用炙黄芪,意在补气升提中气,黄芪有良好的升压功效,对中气不足型慢性低血压病的效果尤佳,为本方君药;党参、白术协助黄芪补气升提;枳壳、升麻、葛根、柴胡均具升提功效,增强黄芪升提作用,同为臣药;麻黄有良好温通心阳,升提血压的功效,麻黄所含麻黄碱等成分的良好升血压作用已为大量的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为本经验方佐药;红糖、炙甘草、五味子,同为使药。炙甘草不仅能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甘草为治疗慢性低血压病公认的有效单味中药。

【加减法】伴有胃下垂等内脏下垂者,升麻、葛根改为15克。乏力气短明显者,加黄精15克,刺五加15克。手足不温者,加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大便不成形者,加苍术15克,山药15克,炒薏苡仁12克。

本经验方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值,头晕目眩,倦怠乏力,懒于语言,气短,舌淡,脉沉细等症。或伴有胃下垂等内脏下垂症。


三、生脉升压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白参粉3克(分2次冲服),太子参、麦冬、白芍、阿胶(烊化冲服)、制何首乌各10克,黄精15克,大枣10枚,五味子6克,白糖20克。

【组方用意】白参、麦冬为本方君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所含皂苷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慢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上升。麦冬制成的注射液对急、慢性低血压病均有显著疗效。两药配伍,一补气一滋阴,故对气阴两虚之慢性低血压病患者颇为合拍。太子参、黄精,协助人参粉补气,白芍、阿胶、制何首乌,协助麦冬滋阴亦能养血,同为臣药;大枣、五味子益气敛阴,为佐药;白糖调和诸药,改善口感。诸药合用,共收益气养阴,生脉升压功效,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值,兼见眩晕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喜饮、体质较瘦、失眠多梦、舌质偏红、脉细等症。

【加减法】低热颧红等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12克,地骨皮10克。胸闷、胸痛兼有血瘀者,加丹参3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 心悸、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合欢花各10克。


四、桂附升压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肉桂粉3克(分2次冲服),桂枝、淫羊藿、仙茅各10克,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制附子6克,熟地黄12克,人参粉3克(分2次冲服),麻黄10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本经验方以肉桂粉为君药,取其温肾阳、补命门之火、暖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动物实验发现,给狗静脉注射肉桂水提液2克/千克或其甲醇提取物1.5克/千克,1~2分钟即可使狗冠状窦和脑血流明显增加,至3~5分钟则使血流稍微降低并使血压下降,至5分钟后,血流渐渐增加,血压也随之回升,并使心率稍变缓慢。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肉桂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临床观察发现,肉桂对心肾虚弱所致的慢性低血压病有效。肉桂研细粉吞服,效果明显优于汤剂煎服。桂枝、淫羊藿、仙茅、鹿角胶、附子乃温补心肾的良药,辅助肉桂粉温补心肾,升高血压,同为臣药;人参、麻黄、炙甘草补气升高血压,温补心肾,同为佐使药。

【加减法】肾阳虚表现严重者,加菟丝子20克。便溏不成形者,加苍术15克,山药20克,去熟地黄。夜尿多者,加益智仁、补骨脂各10克。下肢水肿者,加茯苓、泽泻各10克。胸痛、舌紫者,加丹参30克,延胡索15克。


五、育阴升压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枸杞子、黄精、元参、山药各15克,菊花、茯苓各10克,牡丹皮6克,泽泻10克,麦冬1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6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处方中枸杞子、元参、黄精乃滋阴妙品,对肝肾阴虚证颇为合拍。其中黄精既可益气,又可养阴;既可益肾填精,又可润肺延年。有关黄精升血压的现代药理研究、报道颇多。以上3味为本方君药。麦冬、熟地黄、山茱萸辅助君药滋补肝肾,为臣药;菊花、茯苓、牡丹皮、泽泻,平肝清热,寓六味地黄汤“三泻”之意,为本方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经验方从六味地黄汤化裁而来,经临床观察,对肝肾阴虚,表现为血压低于正常,见头晕、目涩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干、失眠健忘、手足心热、四肢麻木、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的患者有效。

【加减法】阴虚表现严重者,加女贞子10克,旱莲草12克。火旺明显者,加知母、地骨皮各10克。心烦失眠者,加茯苓10克,夜交藤15克。


六、化浊升压汤治疗痰湿内蕴型慢性低血压病

【经验方组成】胆南星、石菖蒲、陈皮各6克,制半夏、苍术、枳实、白术、茯苓各10克,泽泻15克,豆蔻4克(后下),天麻12克,炙甘草2克。

【组方用意】胆南星、石菖蒲、陈皮、制半夏均为临床化痰湿、泻湿浊之要药,4味药配伍,相须为用,同为本经验方君药;苍术、枳实、茯苓、泽泻燥湿健脾,协助君药化痰湿,同为臣药;豆蔻化湿浊,醒脾开胃,天麻平肝、通络、定眩晕,两药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且能提血压,为本方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湿,升清泻浊,提升血压功效。

对辨证为痰湿内蕴,表现为实证的慢性低血压病患者,出现头晕头重、胸脘痞闷、恶心、饮食减少、倦怠无力、嗜睡、肢体困重、口有浊味、舌苔白腻、脉濡或滑等症的患者,用之颇为合拍。

【加减法】头重、胸闷等痰湿严重者,苍白术改为15克,加生薏苡仁15克。头痛严重者,加川芎15克,白芷10克。脘闷食少者,加砂仁4克(分2次后下),焦山楂、焦六曲各10克。恶心者,加姜半夏10克。兼有气虚乏力者,加炙黄芪15克。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选摘自《开中药处方的经验》,谢英彪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60

回复28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