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粪便检查是临床常规化验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此项检查可较直观地了解胃肠道一些病理现象,间接地判断消化道、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分为肉眼一般性状观察、镜下检查和化学检查。
1粪便隐血试验(FOBT)
一般正常人不去吃血旺猪肝之类的通通是阴性
粪便隐血试验检测不是血渣渣
而是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
所以说一旦有疾病引起消化道出血都可以使得结果为阳性
出血量>5ml/24h通常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出血量>50ml/24h则是黑便
所以说你问病人有没有黑便来判断有没有消化道出血,显然是片面的
消化性溃疡―粪便隐血间断阳性(一阵一阵的出血嘛)
消化道恶性肿瘤―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而消化道出血性炎症或者损伤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及胆道出血这些都可以导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2粪便镜检-红细胞(RBC)
正常值0/HP
用显微镜检查粪便中的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
肠道下段出血可出现大便中出现RBC
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
胃和肠道上段少量出血,因为红细胞被消化了,粪便RBC可为阴性(但隐血试验可为阳性)
3粪便镜检-白细胞(WBC)
正常值0-2个/HP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常见于肠道细菌性感染
比如急性细菌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并细菌感染
4粪便脂肪小滴
正常值<6个/HP
粪便中出现脂肪小滴,说明脂肪没有消化完全
胰腺脂肪酶分泌减少,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
肠道中胆汁少,常见于阻塞性黄疸
肠道吸收下降,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
最后编辑于 2022-06-08 · 浏览 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