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发现水肿,除了检查肾脏,这个常见病也要排查!

发布于 2022-05-30 · 浏览 2085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出现水肿,同时伴有精神萎靡、脱发严重、怕冷、记忆力减退等表现时,一定要进行甲状腺检查。


 



一位77岁的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压许多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曾因冠心病植入了心脏支架。3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此后偶有水肿,用了几天利尿剂,好转后就没太在意。最近感觉水肿比较严重,口服利尿剂水肿也无法消除,于是住进我科检查、治疗。


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减退。为了准确判断肾功能,我们给他做了肾功能显像检查,检查到肾小球滤过率为45.95ml/min,患者为3期慢性肾脏病,属于中度肾衰,见图1。


img


图1:患者检查单


这位老人的水肿以眼睑面部为主,下肢水肿不明显。根据诊疗规范,发现水肿后,一定要鉴别水肿的原因,因为水肿的原因可能不仅是因为肾脏病,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水肿。


于是我们给他做了相关检查,结果都让我们大吃一惊:患者有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见图2、3。


img


图2:患者血清检查单


img


图3:患者血清检查单


原因找到了,患者的水肿不仅仅是肾脏病引起的,而且因为发生了甲状腺功能减退。


出现水肿后,许多人首先想到是不是肾脏出问题了呢?的确是这样的,肾脏是调节人体水平衡的主要器官,肾脏病常常出现水肿,而水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肾脏病。


但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也会出现水肿。

 


水肿常见的原因



1、肾脏病:下肢、眼睑都可能发生水肿,除了水肿,还伴有尿蛋白、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


2、心脏病:主要是下肢发生水肿,除此之外,还有心慌气短,不能平卧等症状;


3、肝脏病:下肢、眼睑可能发生水肿,还有腹水、黄疸、低蛋白、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4、非病理性水肿:比如说吃发得太咸也会水肿;站立时间太久也会水肿;女性生理的变化也会水肿。


出现水肿,最好先看医生就诊,确诊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img


图4:来源锐景图库


但有一种水肿,原因常常被忽视,这就是我今天的话题——甲状腺功能减退。

 


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样子像盾甲,所以称甲状腺。


img


图5:来源锐景图库


成人甲状腺的平均重量仅为20~40g,别看它个子小,功能却很强大,通过分泌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重要功能。


甲状腺素就像是人体的“活力”激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刺激组织生长,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都有重要影响。


此外,甲状腺素对一些器官的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如甲状腺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分泌减少称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叫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甲减”,表现为一种“压抑”状态:活动减少、心率减慢、怕冷、疲倦、嗜睡、迟钝、体重增加、并出现水肿。


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后,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皮肤及内脏组织间的黏蛋白增多。由于黏蛋白亲水性强,吸收大量水分而形成水肿。这种水肿称黏蛋白液性水肿,其特点是全身性水肿,水肿部位多呈苍白、腊样,可见明显水肿,但用手指按压时没有指压痕,与肾性水肿的指凹性水肿不同。



甲减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前者指的是甲状腺素水平降低,有明显甲减的临床症状;后者是指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甲减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症状较轻,但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


其实,甲减的患病率并不低。根据2010年我国10个城市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调查来看,以促甲状腺素>4.2mIU/L为诊断点,甲减的患病率为17.8%,其中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7%,患病率超过10%的疾病,就是常见病了。


遗憾的是,甲状腺问题往往得不到重视,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无论甲减还是甲亢,抽血一查就能明确。但一般人体检,知道查血尿常规、脑CT、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却往往忽略甲状腺功能检查。


img




我问这位老人,“这么严重的甲减,难道你没有感觉吗?”

他说,“有,总感觉没劲,还以为是年老的缘故。”


甲减的诊断并不复杂,做一个甲功就能确诊,可他为什么没做呢?


他不是因为看病难,更不是因为看病贵,而是许多人忽视了这个疾病,包括一些医生。


这位老人是个副军职退休干部,干休所定期组织体检,花许多钱做许多检查,恰恰就忽略了一个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减的治疗并不复杂,其原因大多是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遭到了自身免疫系统的破坏,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甲减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



健康提醒:出现水肿,同时伴有精神萎靡、脱发严重、怕冷、记忆力减退等表现时,一定要进行甲状腺检查,或者将其列为常规体检的内容。


早发现,早治疗,甲状腺疾病可完全控制。


本文首发:医学界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李青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85

2 10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