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综述2:综述是疫情下的科研
WOrange 推荐今天在实验室看到了一些非自己学生的研究生,大背景下,实验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动物不能流通,因此很多实验都停止了,他们无奈的跟我说,没办法,老师,只能写写综述啦。
写综述,成了科研的主要形式,可悲可叹,当然又可笑。综述哪里那么好写,这种思想其实还是暴露出一个问题,大家更多的目的是要文章,至于科研是什么,就不那么重要了。
也可以理解,虽然好综述比较难,但是至少我们现在可以做,不需要核酸阴性以及绿码等要求。

今天抓点时间再给大家谈一谈如何写综述,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我仅说一点:如何不把综述写成科普文。
现阶段各大杂志对综述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希望看到宽度,而是希望看到纵向的深度。
以前我们看到的综述,大多题目都是某某的研究进展,比如小檗碱药理学研究进展,如果我们再写类似的综述,稍稍好一点的期刊肯定会拒稿的。但是,如果我们写成,基于小檗碱调控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这就好一些。相对于“小檗碱药理学研究进展”这个标题,新的标题,聚焦的范围更小,可以回答的问题更有针对性,通过看这篇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小檗碱调控NF-κB信号的机制以及抗炎作用的总结,而且可以提出好一点的观点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我只是简单的举例子。
也就是说,当今的综述具有这样的特点:对于一个科学问题,你需要了解的更深刻,更全面,更针对,对这个小领域的当前瓶颈问题十分清晰,想通过综述来提供一些答案。
这样的综述,试问,一个刚进入研究生,连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都分不清的小白,写得出吗?(指导老师全程认真指导除外)
路漫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