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王贵强教授:慢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

发布于 2022-05-19 · 浏览 719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22年5月14日,汇聚我国20余位肝病领域顶级临床专家及科学研究者的“第四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峰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在线上召开。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贵强教授就“慢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医脉通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总,现为您呈现如下。

本文首发:医脉通肝脏科

本文作者:王贵强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任肝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医师分会副会长。


一、不同慢乙肝人群的临床治愈现状


不同慢乙肝人群的临床治愈现状有所不同:

  • 核苷(酸)类似物 (NA) 经治优势人群:临床治愈率在30%-80%;
  •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临床治愈率在50%-90%;
  • 特殊人群(儿童、产妇):临床治愈在40%以上;
  • 初治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在10%左右,新策略正在探索中;
  • 免疫耐受期、“灰区”人群:治疗策略正在探索中。


二、进一步提升各类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


1. NA经治优势患者


NA经治优势患者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可显著提升临床治愈率。由高志良教授牵头的珠峰项目纳入NA治疗>1年、HBsAg≤1500 IU/m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且HBV DNA<100 IU/mL的慢乙肝患者,序贯/联合PEG IFNα治疗48周,或最长至96周。3.5年阶段性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纳入PP分析集共3988人,48周HBsAg清除率达33.2%,48周未获得HBsAg清除的人群中有66.6%达到HBsAg<100 IU/mL。


img



核苷经治优势患者加用PEG IFNα治疗48周HBsAg清除率可超5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纳入接受NA治疗>24周、HBsAg<1500 IU/mL、HBeAg阴性且HBV DNA<100 IU/mL的慢乙肝患者183例。结果显示,48周时加用PEG IFNα组的患者HBsAg清除率达50.93%,HBsAg血清学转换率达48.15%,均显著高于NA单药组;48周时加用PEG IFNα组的HBsAg低水平患者比例(0.05≤HBsAg<10 IU/mL)也显著高于NA单药治疗组。


img



2.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循证医学证据丰富且临床治愈率高。荟萃分析显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PEG IFNα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达47%,且基线HBsAg水平越低,HBsAg清除率越高。另外,随着PEG IFNα治疗疗程的延长,HBsAg清除率更高。


3. 慢乙肝孕妇产后


慢乙肝孕妇产后经PEG IFNα-2b和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联合治疗的HBsAg清除率超40%。2021年AASLD摘要中的一项研究纳入产后6-48周HBsAg≤3000 IU/mL的25-41岁NA经治产妇。所有患者均接受PEG IFNα-2b和TDF联合治疗48周,提前获得HBsAg清除的可停药。结果显示,12例完成治疗,HBeAg阳性9例。41.7%的患者获得HBsAg清除,33.3%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100%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58.3%实现HBV DNA转阴(<20 IU/mL)。获得HBsAg清除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7.4(22-61)周。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在产后更早开始联合治疗,且HBsAg降幅(12周或24周)更大。


img



4. 初治慢乙肝患者


PEG IFNα联合NA提升初治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一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纳入395例初治慢乙肝患者,结果显示72周时,PEG IFNα联合TDF组和PEG IFNα组累积HBsAg清除率均显著高于TDF组,分别为11.5%、5.7%和0%(P<0.001;P<0.01)。一项中国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纳入133例HBeAg阳性初治慢乙肝患者,结果显示TDF治疗48周后联合PEG IFNα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为11.1%(3/27),其他组无。


5. 非优势慢乙肝患者


间歇治疗策略助力非优势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间歇治疗是为了最终实现临床治愈的长期抗病毒治疗策略,是指在NA持续治疗基础上,PEG IFNα以“治疗-间歇-再治疗”的方式进行。目前已有非优势慢乙肝患者通过间歇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发表。因此,间歇治疗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需要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以评估间歇治疗的疗效。


三、探索临床治愈相关的免疫因素及生物学标志物


干扰素是具有免疫调节、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因此,临床对治疗应答良好人群的免疫学变化进行了研究:

  • 有研究显示PEG IFNα治疗中NK细胞对Tregs的抑制程度与HBsAg下降幅度显著相关;
  • 来自珠峰项目的研究显示PEG IFNα治疗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与B细胞亚群重构相关;
  • 最近有研究表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通过促进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产生来提高慢乙肝患者对PEG IFNα的应答。


对于预测PEG IFNα治疗的HBsAg清除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 有研究显示PEG IFNα单药治疗96周和120周的HBsAg清除率:24周HBsAg水平的预测价值优于12周;另一项研究显示,基于PEG IFNα治疗24周时平均HBsAg下降与随后的HBsAg清除显著相关,且优于12周的相关性;
  • 不论是慢乙肝患者还是免疫耐受期患者,在PEG IFNα治疗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急性升高与HBsAg快速下降和清除相关;
  • 有研究显示基线整合HBV水平可预测PEG IFNα治疗的HBsAg清除;
  • 此外,与HBsAg清除相关的其他生物标志物还包括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等。


四、深究临床治愈与患者远期结局的相关性


慢乙肝治疗追求临床治愈的目的一方面是避免乙肝歧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有研究显示(PEG)IFNα治疗慢乙肝患者停药后的延迟应答佳;多项研究均显示慢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后持久性佳,HBsAg清除复发率基本在20%以内,HBsAg清除维持率基本在80%以上。


初步数据提示,慢乙肝患者基于IFNα治疗的临床治愈持久性的预测因素包括HBsAb水平(高)、巩固治疗时间(治疗至少满48周,巩固≥12-24周)、停药时HBcrAg水平(<4 log10 U/mL)和HBcAb水平(>2.3386 log10 IU/mL)等,联合多个预测因素的预测效果更佳。其他指标的阈值有待进一步探索。


有研究发现临床治愈后复发的患者经PEG IFNα再治疗,HBsAg清除率达80%以上。此外,慢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后的肝癌发生风险极低,5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仅约1.5%。临床治愈可显著改善慢乙肝患者远期不良结局,获得HBsAg清除可降低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移植和/或死亡风险,获得HBsAg清除的肝切除术后患者,肝癌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五、探索临床治愈到完全治愈的差距及判断标准


通过对获得临床治愈和初治慢乙肝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肝内cccDNA和HBV整合显著减少。超高敏HBsAg检测可将隐匿性HBV感染者的HBsAg检出率提升5%-7%。高敏HBsAg检测是否可让临床治愈离完全治愈更近?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六、小结


现阶段我们仍旧强调应积极治疗慢乙肝。乙肝全面治愈策略见下图。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198

1 57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