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如何评估疾病是“PD”还是“SD”,实例分析学习

普通外科版版主 · 发布于 2022-05-09 · 来自 iOS · IP 广西广西
4340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8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估标准:

RECIST 1.1详细介绍,肿瘤病灶/淋巴结分类

可测量病灶:

• 肿瘤性病变:CT-10mm;X光-20mm;卡尺-10mm;

•  恶性淋巴结:CT-短轴>15mm

不可测量病灶:

• 最长径<10mm或淋巴结短轴10mm-15mm 

•  脑膜疾病、胸/腹/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疾病、淋巴管参与的皮肤或肺病变、腹部器官巨大症等 

病变可测量性的特例:

• 骨病变 

•  囊性病变(如何测量?) 

• 已经受到局部治疗的病变 

可测量靶病灶数目:

每个器官最多2个,全身最多5个 。(RECIST 1.1靶病灶数量改变,不影响总体疗效评价,仅轻微影响PFS数据)。

RECIST 1.1的详细介绍

测量方法规范:

Ø 不规则病灶:应测量病灶2个最远点的距离,但这条线不应穿出病灶外.

Ø 融合病灶:测量融合病灶的最长径,作为最长径的总和记录.

Ø 分裂病灶:分别测量,然后相加,作为一个病灶记录,注明是分裂病灶.

Ø 坏死病灶:如出现坏死或液化,应尽量避开坏死区

Ø 囊性病灶:未做明确规定.

淋巴结病灶规范:

短径<10 mm  = 正常淋巴结 

短径≥10 mm但<15 mm = 有病理意义的不可测量非靶病灶。 

短径≥15 mm = 有病理意义的可测量靶病灶 

img

骨病变:

Ø 骨ECT、 PET/CT、平片被视为不充分的成像技术。仅用来确认骨病变的存在或消失。 

Ø 带有可识别软组织的溶解骨病变可被视为可测性病变。 

PET价值:未能完全的标准化和不能广泛应用。

mRECIST= modified RECIST 

mRECIST:

CR:所有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均消失

PR: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的直径总和缩小≥30%

SD:缩小未达PR或增加未到PD

PD: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的直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接下来看两个乳腺癌晚期解救治疗的例子

病例一:

肺转移病灶

img

2022-01-09测量病灶最长径为11.39mm

img

2022-01-09测量病灶最长径9.57。

img

2022-04-15复查测量病灶最长径12.24mm

img

2022-04-15复查测量病灶最长径10.06mm

综上患者肺部转移较前稍增大,但是临床评估为SD,可继续当前治疗方案。

病例二:

肝转移病灶

img

2021-12-2测量病灶最长径为20.76mm

img

2022-4-8复查测量病灶最长径为50.77mm

提升肝转移瘤较前增大,临床评估为PD肿瘤进展。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回复50 2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