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低磷酸酯酶症1例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28个月
简要病史:2015年因“下前牙不明原因相继脱落1年”就诊。辗转就诊于安徽、上海九院等地多家医院。继往常规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牙齿无明显疼痛出血即“自然”脱落,脱落后牙槽嵴处牙龈有肉芽增生样物,于上海九院行手术切除后活检,活检结果:炎性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母亲妊娠时无异常及服药史,为首胎,正常剖腹产,非近亲结婚;家族史:家族内成员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2015年初诊口内照,下前牙缺失
辅助检查:

2015年初诊

脱落牙情况,牙根表面光滑

实验室检查,发现ALP异常缺乏

基因检查,为ALPL基因突变
临床诊断:低磷酸酯酶症(牙型)
治疗经过:

2016年

2016年复诊,激光切除增生物

2017年,乳牙持续脱落

2020年
讨论:ALP作用: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骨钙化、沉积相关。表现在牙齿上:牙骨质形成不全或发育不良\牙周膜纤维与牙根、牙槽骨附着不良导致牙齿脱落。
病因为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AP)的碱性磷酸酶基因(Liver/Bone/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ALPL)突变。
低碱性磷酸酶血症分为:“围产期型致死型”、“围产期良性型”、“婴儿型”、“儿童型”、 “成年型”和“牙型”。其中牙型症状最轻,仅表现为乳牙早脱,恒牙可不受累,无全身症状。
临床上当碰到乳牙不明原因早脱落时,可考虑该病,该病属于相对不罕见的罕见病,我们科室就已接诊过多例,患者家长多是辗转全国各地就诊,虽然目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能给患者一个明确的诊断也是好的。目前该病例仍在持续随访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