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人到中年,还能学好一门新外语吗?(-)(西班牙语)

发布于 2022-03-25 · 浏览 751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4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是的,33岁的我有了一个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的机会。

此时正在过岭南近十年来最冷的冬天。窗外的风像北风一样呼号,树叶刷刷地响,洗过澡,点了支牡丹香,头发湿漉漉热乎乎地盖在脑门上,觉得迷迷糊糊地,是被热着了,还是冻着了?

工作的第九年,每天的日常是睁开眼睛就将当天必须做的事排个序。随身的小本上随时有5-8件耗时不定的事要做。完成小本上80%的内容就意味着当天过得很成功,也很踏实。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差不多将用完时记在本子上,大概估个截止日期,有空时就及时去买。若没空,靠外卖也能将就一下。

在这种被事情追着的日子里,慢慢学会留一个弹性时间出来以做应急,也发现需要每天留20分钟给自己才能续命。日子琐碎,但一切都似乎在可控范围之内,也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安全感。那么,还要再学这个新外语吗?毕竟事情比我多,连20分钟都不能留给自己的朋友也不少。

要学的并不是什么小语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三多的语言,西班牙语。实用当然是实用的,但是尽自己这一生,到底能接诊几个西语患者呢?

短短时间,自己又能学到什么程度呢?

好奇吗?

有一点。

想看看能与上帝对话的语言是什么样子的,

想知道三十多岁的人学一门新语言是什么样子的,

也想知道终于不用以应试的心态来学语言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这次不学,以后再有机会,那时会学吗?


那就先试一试吧。


先估一估自己:学习能力不强,努力程度不够,反应不快,控场能力欠佳。那么,能想到哪些改善方法呢?

  1. 课堂上尽力而为,听说读写齐发芽。
  2. 零基础,意味着万事皆新鲜,每个器官都值得去认识下新鲜事物。
  3. 1)耳朵听每个词,

  2)听完嘴上模仿老师的发音,锻炼舌头记忆,即使发音和含义没有进脑子。

  3)手上记笔记,一是留一个单词如何写的大概印象,二是记课堂上出现的每个词。如果两者没办法同时做到,以后者为重要。

  4)眼睛记得看老师,肢体动作也许能表达不认识的词句的意思。

2.提高被动参与的机会:坐在第一排,增加被提问的几率。后来发现另一个好处是,早读时无论念得好坏,后面的人都听不到。

3.勇于第一个“打板”。给自己定了一个勇于举手发言的规矩,第一个尝试的,压力比较小。而且无论结果好坏,也有擅长控场的同学会帮忙暖场。

4.与同学交流,编一些力所能及的句子:学手术时进步最快的时候是跟同水平的人一起切磋。

5.按自己的速度,也抱学霸的大腿。按自己的速度学习是最快的。但有事无事抱抱学霸的大腿,沾沾学霸的喜气也很重要。一上课就发现有的同学一脑三用:既能记发音又能记字形,同时能说出来。以及学霸发言之后我经常没反应过来她们说了什么。

最后编辑于 2022-05-03 · 浏览 751

2 1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